[实用新型]金属薄板材冲压模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9686.7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1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华源印铁制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薄板 冲压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薄板材冲压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包装容器的制作过程中,必然会有将金属薄板材冲压呈一个个零部件(如容器底、容器盖等)的步骤。这步骤中冲压的零部件的好坏,关系到后续组装包装容器时,能否制作符合所要求尺寸的容器。
如图4所示,现有的冲压金属薄板材的冲压装置中,包括上模和下模,金属薄板材位于上、下模中间,上、下模合模,两者的刀口共同作用冲压金属薄板材。在合模过程中,如果两者的刀口不能很好的对准的话,上、下模的间隙将不准确,冲压出来的零部件将大小不一,从而使得最终制作出来的包装容器不能达到统一规格。另外,上模和下模的合模过程中,两者由于没有缓冲,刀口会有很大的损耗是,使用寿命变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出来的产品尺寸准确的金属片冲压模具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薄板材冲压模具装置,它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模具单元和下模具单元、驱动所述的上模具单元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上模具单元包括上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的上安装板下方的上模具,所述的上模具的下部具有上刀口,所述的下模具单元包括下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的下安装板上方的下模具,所述的下模具的上部具有下刀口,所述的上刀口和下刀口上下相正对,所述的上安装板上安装有至少一个上导套,所述的下安装板上安装有至少一个下导柱,所述的上导套的中心线与所述的下导柱的中心线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所述的上导套的内壁面与所述的下导柱的外壁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的上导套具有一下端面,所述的上刀口也具有一下端面,所述的上导套的下端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的上刀口的下端面所在的水平高度。
优选地,所述的下导柱具有一上端面,所述的下刀口也具有一上端面,所述的下导柱的上端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的下刀口的上端面所在的水平高度。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导柱的上端面所在的水平高度相比所述的下刀口的上端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低1-2cm。
优选地,所述的上安装板上设置有一对上导套,该对上导套的中心线相平行;所述的下安装板上设置有一对下导柱,该对上导柱的中心线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的上导套的下端面所在的水平高度相比所述的上刀口的下端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低1-2c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设置上导套和下导柱,使得上模和下模的合模前,上导套和下导柱能够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而且也能有效的防止上、下模的刀口碰撞,从而能够延长上、下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向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B向示意图;
附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上模具单元;11、上安装板;12、上模具;13、上刀口;14、上导套;15、中心线;16、下端面;17、下端面;
2、下模具单元;21、下安装板;22、下模具;23、下刀口;24、下导柱;25、中心线;26、上端面;27、上端面;
3、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的冲压模具装置,该装置用于冲压金属薄板材(如铁皮、铝片等),它的主体结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模具单元1和下模具单元2、驱动上模具单元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3,冲压金属薄板材时,上模具单元1在驱动机构3的作用下作靠近下模具单元2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华源印铁制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吴江市华源印铁制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9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道用高防护等级三相异步电动机
- 下一篇:管线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