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热电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9946.0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9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丁翠娇;宋中华;蒋扬虎;刘占增;欧阳德刚;吴杰;陈超;杨超;陈胜;董茂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热电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偶,特别是用于测量高温的组合式热电偶。
背景技术
为了研究加热炉供热制度、温度制度、制定和优化钢坯合理的加热工艺制度,均需对钢坯在炉内加热过程中的表面和内部温度进行直接在线连续测量,利于真实了解钢坯炉内加热情况,可用于加热炉功能考核、数学模型系数提取和模型验证、加热问题诊断和加热工艺优化等多方面。
目前在线测量炉内钢坯温度一般采用铠装热电偶。铠装热电偶是将热电偶丝和陶瓷绝缘材料一起紧压在金属保护管中经拉拔而成的组合体,当热电偶中间部位的温度超过600℃ 时,其绝缘层的电阻就下降而产生分流误差。在铠装热电偶现场安装过程中,由于安装所需,要把铠装热电偶弯曲(最大时接近90°),偶丝容易断裂,如果从外部不知道偶丝断裂还继续使用,温度测试就得不到正确结果,费时费力。同时,一般的铠装热电偶使用温度范围多在1100℃以内,1100℃以上的测试精度就不能保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式热电偶,它的偶丝不易断裂,可靠性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解决方案为:一种组合式热电偶,它包括两根偶丝和耐火纤维布;两根偶丝上分别套装有绝缘瓷管,两偶丝的一端连接形成热电偶的热端;所述绝缘瓷管为多段,绝缘瓷管一段段连续套在偶丝上;绝缘瓷管外部用耐火纤维布包裹并捆扎。
上述方案中,所述耐火纤维布采用耐高温钢丝捆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采用的热电偶的两偶丝之间采取有效隔离,即使炉温高达1400℃,也不会产生分流误差。绝缘瓷管为多段,弯曲角度可以很大而不会折断,绝缘瓷管之间由耐火纤维布包扎,偶丝不与炉气相接触,不会被氧化,即使钢坯表面产生液态渣,也能防止其侵入瓷柱内部造成电偶短路,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温系统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两根偶丝2和耐火纤维布4;两根偶丝上分别套装有绝缘瓷管3,两偶丝的一端连接形成热电偶的热端;所述绝缘瓷管为多段,绝缘瓷管一段段连续套在偶丝上;热端部之外的绝缘瓷管3外部用耐火纤维布包裹并用耐高温钢丝5捆扎牢固。每段绝缘瓷管3的长度可根据安装弯曲半径任意截取。
如图3所示,工作时,本实施例热电偶6的热端埋设在钢坯1内,测量端与温度记录仪7连接,温度记录仪7随钢坯1一起进入炉内,进行炉内跟踪测试的步骤。
测试钢坯1在炉内运行过程中,一直将温度信号传到温度记录仪7记录存储。钢坯出炉后从记录仪中取出测温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9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