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对反渗透膜杀菌的直饮水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0524.5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7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侯贻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欧史密斯(上海)水处理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1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杀菌 饮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家庭净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反渗透直饮水机。
背景技术
反渗透直饮水机是利用半透性反渗透膜的分离功能,将水在施以一定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反渗透膜,部分水分子透过反渗透膜流出,即为纯水。水中的杂质(如无机盐、有机盐、微生物等)相对浓缩后(即为浓水)流出。由于大多数家用反渗透膜均采用聚酰胺材质的复合膜,其耐氯性较差,自来水中漂白粉含有的余氯类物质很容易将反渗透膜氧化而降低膜的过滤性能,所以在常规的反渗透直饮水机的预处理中都会采用活性炭滤芯进行吸附余氯,以保证进入反渗透膜的水几乎不含余氯。众所周知,活性炭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尤其在温度较高的夏天,细菌的增长速度惊人,虽然反渗透膜有截除细菌的功能,但是细菌的尸体及脱落物质体积更小(医学界称其为热原或内毒素),其穿过反渗透膜后,在受到光照的作用下,细菌又会复活,所以现有的反渗透直饮水机会出现反渗透膜进水侧和纯水侧均有微生物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反渗透膜杀菌的直饮水机,以解决反渗透膜被微生物污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能对反渗透膜杀菌的直饮水机,包括依次水管串接起来的5μm PP棉过滤器、前置活性炭过滤器,1μm PP棉过滤器、第一进水电磁阀,水泵、反渗透过滤器,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纯水出口连接压力储水桶的进出水口,所述压力储水桶的进出水口还连接水龙头,所述第一进水电磁阀、水泵均电连接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储水桶的进出水口还经一旁路电磁阀连接到水泵的进水口,所述5μm PP棉过滤器和前置活性炭过滤器之间还设有一第二进水电磁阀,所述5μm PP棉过滤器和1μm PP棉过滤器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水电磁阀、前置活性炭过滤器并联的第三进水电磁阀,所述旁路电磁阀、第二进水电磁阀、第三进水电磁阀也电连接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反渗透直饮水机中,前置活性炭过滤器上并联一个进水旁路,并且将压力储水桶的进出水口还经一旁路电磁阀连接到水泵的进水口。制水过程中,通过关闭第二进水电磁阀、开启第三进水电磁阀,可以将前置活性炭过滤器短路,从而利用水中的余氯对反渗透膜进行杀菌,产生的纯水中也会含有少量余氯,因此可有效解决净水器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当不制水时,通过用压力储水桶的纯水对反渗透净水器的反渗透膜进行冲洗,可以置换出的反渗透净水器的含有余氯的自来水,使反渗透膜在不制水时在纯水环境中浸泡,避免反渗透膜的被余氯氧化并且也可以降低各种污染风险,尤其是无机盐结垢,从而最终提高了水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保持三级预过滤处理的同时,可以实现对反渗透膜的有效杀菌,从而有利于提高直饮水机的制水水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能对反渗透膜杀菌的直饮水机,包括5μm PP棉过滤器100、前置活性炭过滤器910、第一进水电磁阀200、第二进水电磁阀901、第三进水电磁阀902、1μm PP棉过滤器903,水泵300、反渗透过滤器400、压力储水桶500、后置活性炭过滤器600、水龙头700,旁路电磁阀800,上述各部件均采用水管进行连接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欧史密斯(上海)水处理产品有限公司,未经艾欧史密斯(上海)水处理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05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面板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