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防牌照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0843.6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4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朝晖 |
主分类号: | B60R13/10 | 分类号: | B60R13/10;B60R25/00;F16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牌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管理领域,是一种涉及防止车辆牌照被撬,车辆高速行驶(雨天 行驶)中因固定不牢固产生牌照丢失,车主自行更换牌照的防止牌照丢失的防盗设备,即三防(防撬、防盗、防卸)牌照架。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车辆牌照被盗引发刑事案件增多,车辆高速行驶(雨天行驶)中引起牌照丢失,车主自行更换牌照,拆卸牌照,增装牌照等交通违法问题的出现,给车主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不便,增加车辆管理部门的工作量,还有部分犯罪分子利用盗窃牌照谋取利益,车主自行拆卸牌照引发违章,交通事故增多,造成破案难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安全出行,因此,如何预防、解决牌照丢失、被盗,防车主自行拆卸、更换牌照成为本领域中较紧迫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领域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防牌照架,可以有效防止车辆牌照被撬,车辆高速行驶(雨天 行驶)中因固定不牢固产生牌照丢失,车主自行更换牌照的问题。
三防牌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半框式支架、螺丝扣、螺丝和螺母盖,所述半框式支架上有一容纳牌照挡片的中间内槽,中间内槽的两端设有的螺丝孔,螺丝孔上为环状薄片的螺丝扣,螺丝扣和螺丝的头部内侧分别设有环状内卡槽,螺丝的头部扣盖在螺母盖内,所述螺母盖的有内、外双卡扣,分别与螺丝扣和螺丝的头部环状内卡槽相扣合。
所述螺丝扣与螺丝的头部之间有垫片。
所述螺丝的头部外侧,设置有三个定位孔。
所述半框式支架和螺丝的头部设有相应的识别信息区。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三防牌照架的紧固通过螺纹的紧固和两道卡扣使其牢固的与车架固定在一起,不易失丢,而且,两道非常规的卡扣使螺丝没有外露,要拆卸是很不容易的,而且牌照挡片位于中间内槽,使撬掉牌照无从下手,本实用新型的三防牌照架真正起到了防撬、防盗,防卸的作用。
在螺丝与螺丝扣之间,加装有垫片,可以起到加固作用。
螺丝为非标准的圆柱形螺丝,其头部的外侧为3点式定位孔设计,只有特定的专用扳子才能打开,提高了防盗和防卸性能。
半框式支架上可设识别信息区,如刻有某某省,或是某某车管所,在螺丝头的同样设有识别信息区,同样刻有某某省,或是某某车管所,当牌照被撬、被拆、被盗后,上面的识别 信息不同,且与牌照号码中的信息不一致,可以得知牌照被更换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常规的螺丝紧固与两道卡扣相配合,加强了牌照的紧固性,有利于监督管理部门查处相应违章违纪的车辆上路行驶的问题,牌照架的监制信息可有效提高对车辆原藉、牌照归属地的比较判断,确认是否有私自拆卸的问题,也有效防止车辆牌照被盗给车主带来的不便和经济损失,降低由此引发的补办牌照事件以及案件侦破所带来的社会资源成本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三防牌照架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2半框式支架的俯视图;
图3螺丝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螺丝的头部结构示意图;
图5 螺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
1-半框式支架,2-螺丝扣,3-垫片,4-螺丝,5-螺母盖,6-螺丝孔,7-中间内槽,8-外卡扣,9-内卡扣,10-内卡槽,11-定位孔,12-识别信息区。
具体实施式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三防牌照架包括半框式支架1、螺丝扣2、垫片3、螺丝4和螺母盖5,所述半框式支架1上有一容纳牌照挡片的中间内槽7,中间内槽7的两端设有的螺丝孔6,螺丝孔6上依次为环状薄片的螺丝扣2和垫片3,通过螺丝4将牌照挡片固定于半框式支架上,且将三防牌照固定于汽车架上。螺丝扣2上有环状内卡槽10,螺丝4的头部内侧也设有环状内卡槽10,螺丝4的头部扣盖在螺母盖5内,所述螺母盖5的设有内、外卡扣9、8,分别与两个环状内卡槽10相扣合。
图1为拆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半框式支架的俯视图,上面有一个中间内槽7,通过中间内槽7两端的螺丝孔6将牌照挡片固定在中间内槽7内。半框式支架上还设有识别信息区12,可印有“某某省”“某某车管所”监制等信息,以便识别。
图3为螺丝扣示意图,选用PVC或不锈钢材料实体压制,为环状结构,上设有环状的内卡槽10,可有效避免用改锥、钳子等工具对其破坏,和车主自行拆卸牌照,以及牌照被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朝晖,未经李朝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0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