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机车风挡视窗防冻防霜自动感应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0914.2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8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赵文贵;朱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科普铁科实用技术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G05D23/24 | 分类号: | G05D23/24;B60S1/02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13102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机车 风挡 视窗 防冻 自动 感应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机车风挡视窗防冻防霜自动感应控制系统,可有效对风挡视窗的实时温度,加热时温度和控制状态不明情况下的自动控制。
背景技术
铁路机车视窗是驾驶员观察行进前方的唯一途径,视窗结霜结冰影响驾驶员的视觉,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行车安全。尤其在我国的寒冷地区和部分国外地区,冬季严寒的气候给机车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困难。以哈尔滨地区为例,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9.6℃,极端最低气温可达-42.6℃,这种情况下机车风挡视窗玻璃都会结霜或结冰,所以机车风挡视窗加热除霜防冻系统是非常关键而且必须的。
目前我国机车除霜防冻为手动加热除霜方式,机车在寒冷天气下运行时,机车视窗会随温度下降结霜,甚至结冰。驾驶员不能及时观察到视窗的结霜结冰现象。手动加热除霜方式为在机车驾驶时,当驾驶员发现机车视窗结霜结冰时按动加热按钮,视窗才会加热除霜,此种方式的弊端为:1、尤其在夜间行驶时驾驶员不易察觉视窗结霜结冰,容易造成视觉观察误差影响行车安全;2、手动加热后玻璃过热,视窗前会出现迷雾现象,也会影响驾驶员视线,影响行车安全;3、视窗的骤冷骤热或长期过热使用有可能造成视窗炸裂。我国现有动车机组已全部使用此项研发技术。因此,为了适应铁路运输飞速发展的需要,将新的科学技术产品应用到铁路机车装备上以和当前运输生产相适应,相匹配。研制一套适合在寒冷地区防冻防霜的自动感应控制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机车风挡视窗防冻防霜自动感应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了自动感应风挡视窗的实时温度,解决加热时温度和控制状态不明的问题,提高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铁路机车风挡视窗防冻防霜自动感应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风挡玻璃上的电加热器;具有热敏电阻、接触器分别接于自动除霜控制器的一端,自动除霜控制器的另一端接于电源;所述电加热器通过连接接触器的常开触头接于电源。因此,通过本新型的制系统,即可实现对风挡视窗的温度自动感应控制。同时,可根据不同机型的机车内部不同的供电系统而选择相应的供电方式。
在本新型中,所涉及的自动除霜控制器,由热敏电阻RT与电容C并接后一端通过连接电阻R5接地;另一端的第一路连接电阻R1与电阻R2并接后接电源VCC,第二路通过电阻R3接于运算放大器U1反向输入端的2脚;其电阻R2、电阻R5的连接点连接运算放大器U1同向输入端的3脚,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的1脚一路通过连接电阻R6反馈接于运算放大器U1的3脚;另一路通过电阻R4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连接电阻R7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后接于电源VCC;三极管集电极一路通过接于并联连接的继电器K二极管D接地,另一路通过连接电阻R8接于发光二极管LED1接地。
上述中,所指的运算放大器U1是选用的LM358;热敏电阻选用FQTTF-103。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机车风挡视窗防冻防霜自动感应控制系统,具有如下效果:
1、铁路机车风挡视窗防冻防霜自动感应控制系统功能,根据现有机车在寒冷地区运用实际,采用适应宽温低温范围的高精度传感器与视窗相接,自动感应风挡视窗的实时温度,解决加热时温度和控制状态不明的问题。
2、机车风挡视窗防冻防霜自动感应及传感器系统,本系统根据安装在风挡视窗上的高精度传感器感应的温度变化情况自动判断并将相关数据传输到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风挡视窗的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彻底解决机车视窗因加热不及时或过热而造成的行车安全隐患。
3、由于铁路机车的需要,要求产品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ZWDL-FEV02/11T01产品在硬件设计上都充分考虑了自身的高强壮性和系统的容错性。
4、机车风挡视窗防冻防霜自动感应控制系统与机车风挡衔接和供电方式。因此,本系统具有自动感应风挡视窗的实时温度,解决加热时温度和控制状态不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自动感应控制器电路原理图;
图3是图1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图3的自动感应控制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科普铁科实用技术开发中心,未经秦皇岛科普铁科实用技术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0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