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药饮片铲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1090.0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8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静;杨林;郝璐;栗艳;程蕊;房海英;王玉同;胡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饮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药饮片铲。
背景技术
在各医院中药房,药品大都存放于中药厨内。医护人员拿取药物时,需抽出药匣,然后用手抓取药物,而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抓药工具。这种抓药方法存在很多弊端:(1)不卫生,容易对药物造成污染,进而影响药性;(2)由于中药饮片形态各异,抓药时,医务人员如有不慎,可能会刺破手指,给医务工作带来不便;(3)作业效率低,误时;(4)取药量不准确,随意性较大;(5)放置不便。
尽管现有技术中也使用一种铲子,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因此使用效果不佳,且无法估计取药量,同时存放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饮片铲,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提高作业效率,进而解决了医务人员取药时易刺伤手指和不卫生的问题,同时取药量准确,放置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饮片铲,由铲体和与铲体后端固定连接的铲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铲体上端固定连接有透明盖,所述透明盖上设置有体积刻度,所述铲柄后端设置有挂钩。
上述的中药饮片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为硬质塑料盖。
上述的中药饮片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体与透明盖之间形成的空腔纵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上述的中药饮片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体与铲柄一体成型。
上述的中药饮片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体和铲柄均采用不锈钢制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饮片铲的铲体上端固定连接有透明盖,透明盖上设置有体积刻度,铲柄后端设置有挂钩。
2、取药量准确,该饮片铲通过设置在透明盖上的体积刻度来计量取药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取药量不准确,随意性较大的问题。
3、由于在铲柄后端设置有挂钩,因此使得饮片铲闲置隔放方便。
4、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提高作业效率,进而解决了医务人员取药时易刺伤手指和不卫生的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铲体; 2-铲柄; 3-挂钩;
4-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中药饮片铲,由铲体1和与铲体1后端固定连接的铲柄2组成,所述铲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透明盖3,所述透明盖3上设置有体积刻度,所述铲柄2后端设置有挂钩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明盖3为硬质塑料盖。便于医务人员观察所取药物在刻度值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铲体1与透明盖3之间形成的空腔纵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铲体1与铲柄2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铲体1和铲柄2均采用不锈钢制作。防止饮片铲潮湿生锈。
使用时,手握铲柄2,眼看所取药物在透明盖3上的刻度值,即可拿取所需数量的药物。由于透明盖3上设置有刻度,因此,不仅取药量准确,且能提高作业效率。另外,由于铲柄2后端设置有挂钩4,便于饮片铲闲置隔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取药量准确,放置方便的特点,且能有效提高作业效率,进而解决了医务人员取药时易刺伤手指和不卫生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1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震式低速输出轴和编码器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敏感型扭力限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