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极点配置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两级式光伏并网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1336.4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3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雪松;宋代春;马幼捷;陈浩;刘思佳;梁芳;权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M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极点 配置 重复 控制 相结合 两级 式光伏 并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行业,属于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交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极点配置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两级式光伏并网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关乎到国家安全及国际地位,一直以来备受瞩目。而今,随着化石能源的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备受瞩目,太阳能以其普遍、丰富、清洁成为人们利用的焦点。目前作为太阳能主要利用方式之一的光伏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阵列和必要的电力电子变换设备两部分构成。独立发电不仅成本高而且不稳定,连续供电可靠性低,并网是将来的必然趋势。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对电网的跟踪控制直接关系到输出电能的质量和系统的运行效率,是系统的核心和技术关键,控制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并网的成败,一种合理的控制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现在使用的各种控制方法各存有自身缺陷,不能兼顾响应速度、控制指标、系统设计及稳定性。例如:PID控制动态响应快,但输出波形畸变严重;无差拍控制方法虽为实时控制,电流响应快,输出电压电流不含特定次谐波,但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不固定,会导致电流频谱较宽,可能引起间接的谐波干扰,导致滤波电路设计困难。滑模控制表现出对系统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的不敏感性和鲁棒性并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但是滑模控制存在理想滑模切换面难以选取、控制效果受采样频率的影响等弱点,它还存在高频抖动现象且设计中需知道系统不确定性参数和扰动的界限,抖动使系统无法精确定位等。有鉴于此,采用对周期性扰动有抑制作用的重复控制技术来设计并网控制器,一方面它可以消除由逆变器自身的死区效应引起的波形畸变,同时它对非线性负荷引起的谐波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基于重复控制技术来设计并网逆变器有一定的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极点配置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两级式光伏并网控制装置,它使上述所说的采用对周期性扰动有抑制作用的重复控制技术来设计并网控制器成为现实,它不仅可将光伏电池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且还可对频率、电压、电流、相位、有功与无功等进行控制,决定了送入电网的电能质量并关乎系统能量转换效率,是一种用于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行业的新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一种基于极点配置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两级式光伏并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光伏阵列、boost变换器、三相逆变器、三相LCL滤波器及控制电路组成,它们间的具体连接关系为:光伏阵列输出接入boost变换器,经升压后送入三相逆变器,逆变器的输出连接至LCL滤波器,电能经滤波后接入电网;其中,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检测、调理回路及DSP数据处理器等,连接形式如图一所示。
工作时首先采集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电流,电网电压、相位及并网电流,根据能量守恒原则在外环PI控制器的作用下得到并网电流的参考输入信号;通过互感器采集系统状态变量,然后依次经过电压形成、滤波电路调理后送入AD转换器,最后送入DSP控制器,经控制律作用输出六路PWM信号。最终实现将光伏电池输出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送入电网,完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并网控制。
这其中,一种基于极点配置与重复控制技术的控制方法体现在控制律中。由图3列写LCL滤波器的状态空间方程,导出并网电流I2与逆变桥输出Uk之间的传递函数,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13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