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面送风空调管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1917.8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7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生根;张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克络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13/24;F16L9/2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俞宗耀 |
地址: | 20161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送风 空调 管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空调通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调送风管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面送风空调管路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通风系统都是采用上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无论壁挂式空调、立式空调、还是中央空调,送风管一般是吊空架设的,结构按轻质要求设计,空调的送风管和回风管几近同一层面,即气流采用上送上回的方式。而上送上回的通风时,干净空气由房间顶部送入室内,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稀释污染,最后由房间顶部排出室外。整个室内气流充分混合,室内空气各处污染程度基本一致。
空调运转产生的干净空气有相当部分用于稀释、冲淡室内的污染空气,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居室内、或办公场所,人们反复呼吸的是室内半污染空气,空气质量远不如室外自然通风,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背景技术所述不足,提供一种地面送风空调管路装置,新风由下向上逐层移动,到上层将污浊气体排出室外,使人们活动区能呼吸到新鲜空气,避免病菌交叉传播。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面送风空调管路装置,包括热泵机组、新风机和与所述新风机管路相接的静压箱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箱分配器与新风支管、出风地盒依次管路连接相通,所述出风地盒一侧面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底盒配套使用,卡套扣合式连接。
所述新风支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地盒的出风口呈90°角。
所述新风支管呈扁平矩形结构。
所述新风支管材质为硬质消音塑料。
与所述静压箱分配器新风支管接口连接的新风支管、出风地盒置于居室地板下方,出风口向上,且与地板面持平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地面送风送入的新风使人们活动区气流空气新鲜,新风逐渐上移至上层成为污浊气体排出室外。“下送上回置换通风”模式的排污能力优于“上送上回混合通风”模式,新风利用率高,污浊空气排放彻底,避免了病菌传播。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送风空调管路装置,以人为本,为居室和办公场所提供了优良的空气品质,有利于身体健康。扁平送风支管的应用也节省了房间层高;硬质消音塑料材质具有极好的消音功能和较好的降噪效果,且具有一定的承重负载能力。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地板新风送风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新风主管接口(接新风机);2-静压箱分配器;3-新风支管接口;4-新风支管;5-送风口;6-出风地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地面送风空调管路装置,包括热泵机组、新风机和与所述新风机管路相接的静压箱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箱分配器与新风支管、出风地盒依次管路连接相通,所述出风地盒一侧面置有出风口。
所述新风支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地盒的出风口呈90°角。
所述新风支管呈扁平矩形结构,高度为3-5cm,节省房间层高。
所述新风支管材质为硬质消音塑料,噪音小、无泄漏。
所述一种地面送风空调管路装置的安装方法,将热泵机组、新风机和与所述新风机管路相接的静压箱分配器室外常规连接,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静压箱分配器新风支管连接口连接的新风支管、出风地盒置于居室地板下方,所述出风地盒的出风口向上与地板面持平连接。
所需的新风要经过具有全热回收功能的除湿新风机处理,空气全热交换器内置于新风机中,利用其回收排风中的冷量,从而减少新风机负荷。同时除湿新风机也会对新风进行过滤、净化、降温等处理。除湿新风机的冷量由地源热泵机组提供。地源热泵高效节能,其可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因此用地源热泵作为新风处理的终端亦可实现冬季送暖新风的功能。
静压箱分配器之前的新风主管以及静压箱分配器安装在室外,室外新风机送风主管与图1所示的新风主管接口连接,通过静压箱分配器与室内扁平新风支管相连。静压箱分配器兼具静压与分配气流的作用。将扁平送风支管布置在室内地板下。出风底盒的下部与扁平送风支管持平,也在地板下,但其上部穿过地板与送风口相接。
本实用新型下送上回的置换新风模式与传统空调的上送上回模式有很大不同。本实用新型所有房间新风均从地板送出充满整个房间。随人体和室内其他热源加热新风产生上升气流,在后继送风的推动和室内热源产生的热对流气流的卷吸提升作用下,由下至上流动,形成室内空气运动的主导气流,最后到达房间顶部,再从排气口排除室外。这种方式产生的气流带着新鲜空气进入人的鼻腔,并将上层污浊气体排除室外。新风利用率高,污浊空气排放彻底,避免了病菌的交叉传播,有有利于身体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克络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克络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19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