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盒状电脑主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2005.2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8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叶灿才;卢林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爱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电脑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计算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微型电脑主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ZL 200920131494.1公开一种微型电脑,由主机和通过数据线与电源线与主机连接的显示器组成;其特征在于,该主机包括:机箱;固定内置于机箱内的主板;固定设置于机箱一侧面,且通过连接器连接在主板的对应接口上的一个或多个接口板。本实用新型将各种接口通过接口板转接或扩展,使机箱体积减小,且方便用户。
目前,随着制造工艺的提高,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大,供耗也越来越低。目前各种笔记本、UMPC、上网本等的体积越来越少,例如集成了所有电脑功能的爱国者MID P8880E尺寸才152×80×21.6。常见的电脑主机其内部结构是具有一块主板、主板面上安装CPU、内存、南桥、各种独立或集成的显示模块而成,同时还具有一块体积比较大的电源。由于电路板的布局问题、主机的结构问题,成了主机体积进一步缩小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公开一种全新结构的电脑主机,它的体积实现大幅度压缩,同时便于携带并通过嵌装于其它设备形成新电脑。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如下实现:
一种微型盒状电脑主机,该主机由壳体和固定安装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组成,其特征在于:电脑主机呈盒状,主机一端具有规则分布的用于供电输入/数据输出的导电触片。
上所述主机内电路板被分割为三块或以上的子电路板,子电路板纵向层叠状固定安装在主机壳体内;子电路板相互之间通过排线连接;电脑主机的供电输入及数据输出全部通过主机的导电触片与外来设备连接实现。
上所述主机的长、宽、高任一尺寸均在100mm内。
上所述主机一端的每边分布8个导电触片。
综合上所述的微型盒状电脑主机还具有一主机座,主机座具一与主机壳体等同大小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与按主机导电触片分布的导电弹片;主机座为主机通过导电弹片供电,同时把主机的输出接口转换成已有的标准接口;已有的标准接口包括USB接口、RJ-45接口、PCMCIA接口。
综上所述的主机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该结构的主机可以实现体积压缩最大化,如45×45×45mm;
2.该主机可直接插入具有主机座如显示屏等外来设备,形成新电脑,随时改变电脑形状;
3.主机内的电路板被分割为三块或以上的子电路板,子电路板纵向层叠状固定安装在主机壳体内,切底改变目前电脑主机的主板结构;
4.主机内没有电源,而是通过主机座内凹槽内导电弹片供电;也没有常见的各种接口,而全不通过主机座内凹槽内导电弹片进行转换,有利体积的缩小,达到微型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主机电路板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2为主机带导电弹片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主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主机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考图4,为主机整体结构示意图。有别于其它电脑主机,采用本结构的主机长、宽、高任一尺寸均在100mm以内。一般可以制造成45×45×45mm的盒状壳体结构。
参考图1,分别为主机纵向截面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有别于其它电脑主机的一块大主板,然后在大主板上面安装CPU、内存、显示卡等的结构,本主机内的电路板被分割为三块或以上的子电路板11~14(即具有三块或以上独立的电路板11~14),子电路板11~14分别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电路模块,如其中一种设置方案为:
子电路板11上安装CPU及相关辅助元件;
子电路板12上安装或板栽内存芯片及固态硬盘(SSD),以及相关电路模块;
子电路板13上安装北桥芯片(内集成南桥芯片,否则需要增设一子电路板以安装南桥芯片);
子电路板14上安装各种辅助电路模块,如显示芯片、网络芯片、接口控制芯片等。
实际实施时候,子电路板安装的电路功能模块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如图1,子电路板11~14分别通过排线连接成一体。随着排线印制工艺和总线承载能力提高,通过排线来连接可以满足实施需要。如对于一些性能要求比较高的主机,则可以通过将子电路板之间的接口通过印刷电路版纵向竖立并通过与各接口焊接来连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爱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爱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2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用球销总成结构
- 下一篇:柔性触点测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