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2164.2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8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常波;曹勇;赵辉;宋兴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光宇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端子。
背景技术:
铅酸密封蓄电池由于具有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价格低廉等特点,近年来在通讯、电力、电信、大型UPS上作为备用电源深受关注。随着通讯、电力、电信的快速发展,对铅酸密封蓄电池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铅酸蓄电池在安装过程中上连接条时容易发生将铅极柱中铜芯柱拧松动,造成电池报废。
现有的铜芯柱电池端子是将铜芯柱放到电池端子模具中直接由融化的铅合金浇铸而成,在解剖和实际过程中发现在铅合金和铜芯柱之间有一层非常细小的缝隙,对铜芯柱与铅合金直接的结合力有危害,另外对电池端子的内阻也有较大影响。
大多数厂家采用异型铜芯柱,增大铜芯柱与铅合金的摩擦力来解决此问题,但是在实际中效果不是太好,铅合金与铜芯柱之间的缝隙增大了电池极柱上的内阻,对电池性能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端子,使得铜芯柱与铅合金结合更为紧密,增大电池端子铜芯柱的扭力,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铅酸蓄电池端子,其组成包括:铜芯柱,所述的铜芯柱外面具有铅锡合金层,所述的铅锡合金外面具有铅合金层,所述的铅锡合金层的厚度为0.005-0.01毫米。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现在铜芯柱上蘸上一层铅锡合金,然后将铜芯柱放到电池端子模具中,有融化的铅合金浇铸而成。这样铅合金与铅锡合金直接接触避免了铅合金与铜芯柱之间的缝隙,加大了铜芯柱与铅合金之间的扭矩。
2.本实用新型操作工艺简单,便于批量生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铅酸蓄电池端子,其组成包括:铜芯柱1,所述的铜芯柱外面具有铅锡合金层2,所述的铅锡合金外面具有铅合金层3,所述的铅锡合金层的厚度为0.005毫米。
实施例2:
铅酸蓄电池端子,其组成包括:铜芯柱1,所述的铜芯柱外面具有铅锡合金层2,所述的铅锡合金外面具有铅合金层3,所述的铅锡合金层的厚度为0.008毫米。
实施例3:
铅酸蓄电池端子,其组成包括:铜芯柱1,所述的铜芯柱外面具有铅锡合金层2,所述的铅锡合金外面具有铅合金层3,所述的铅锡合金层的厚度为0.01毫米。
制作方法:
对铅酸蓄电池端子用铜芯柱在浇铸电池端子之前,将铅锡按质量比1∶1进行加热融化,然后将铜芯柱安装到一个专用工具盘上,将工具盘浸入到铅锡合金溶液中,浸铅锡合金4-10秒取出,放置到室温将铜芯柱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光宇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光宇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2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