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化学使用设备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2843.X | 申请日: | 201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4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盈;李长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盈;李长一 |
主分类号: | C25B11/02 | 分类号: | C25B11/02;C25C7/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王大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使用 设备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类,为提供一种电化学使用设备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将电极表面分割,使高、低电流区再重新分配,从而加大水或空气的扰动,达到减少阴极短路、增强除垢、支撑膜或分隔材料及气体剥除效果的电化学使用设备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常用的电化学使用设备,通常如附图1所示,包含一阳极板1及一阴极板2,于阳、阴极板1、2导电后,空气或水形成如箭头的扰动方向。
常用的电化学使用设备存在以下的缺失:
1.以电解回收金属为例,为降低电阻提高电流效率,会将阴阳极排列十分紧凑以缩短极距,然而电解前后可能因排列角度或电解条件的变化,常会发生阴阳极短路的现象,且一旦发生短路,不仅回收金属速度大幅下降,且易损害特定的昂贵电极或造成巨大损害或危险。
2.以电解除垢或电凝应用时,必须在一段时间后,将阴阳极反转(polar-reverse),其中一个目的是将操作一段时间后,累积于阴阳极表面的积垢或污泥,在转成阳极后可有自净除垢的效果,且同时电解过程电极表面会吸附气体。所以,增加表面的扰动,将有助于利用扰动以剥除表面气泡、污垢,同时增加压缩扩散层提高电流效率。
3.在电化学应用中,无可避免都有电流密度不均现象,尤其越大面积的极板,通电时边缘电流高于中央,且电压越高更为明显。所以,将电极表面予以再分割,将可改善电流密度不均的问题。而新材料电极如活性炭纤维或奈米碳气胶电极具柔软性;配合本实用新型使电极表面成弧状,电流不均可得到改善。
4.在电化学中应用特殊膜或隔离物,以进行特定的氧化还原或分离纯化目的。然而该膜或隔离物在操作过程中,若无适合的支撑物,易因水压造成拉扯、变形,进而造成破裂,尤其在大面积应用时更形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使用设备的改良结构,以供将电极表面分割,使高、低电流区再重分配,从而加大水或空气的扰动,达到减少阴极短路、增强除垢、支撑膜或分隔材料及气体剥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含对称的网格件,以及夹置于网格件的电极板,其中,该等网格件设有一框体,于框体设有间隔排列的复数个固定孔,以供夹置电极板后藉由固定孔锁合,框体内缘设有交错排列的纵、横向格条,使纵、横向格条设为几何形状的排列。
本实用新型设有一框状的座体,于座体上、下缘分别设有出、入水口或排渣、曝气出口,顶缘则设有一剖孔以供置入电极板,当将网格件夹置于该座体后,以供于网格件安装膜或分隔材质,且于安装时藉由网格件的横向格条作为支撑层。
其中该座体及网格件的周缘,分别设有对应的复数个固定孔,藉由该固定孔的锁合,使网格件与座体夹置固定。
其中该网格件的纵、横向格条,设为蜂巢形、三角形、圆形、直条形、横条形或其它几何形状的排列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设有纵、横向格条的网格件,配合座体及电极板,构成电化学使用设备的改良结构,以供将电极表面分割,使高、低电流区再重分配,从而加大水或空气的扰动,达到减少阴极短路、增强除垢及气体剥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电化学使用设备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网格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组装后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实际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由图可知第一实施例包含对称的网格件3,以及夹置于网格件3的电极板4,其中,该网格件3设有一框体31,于框体31设有间隔排列的复数个固定孔311,并于框体31内缘设有复数间隔交错排列的纵向格条32及横向格条33;
藉由前述的构件,该网格件于夹置电极板4后,呈中间部分略为突出的弧状,藉由该固定孔311的锁合,使网格件3与电极板4固定,藉由该网格件3将电极表面4分割后,使高、低电流区再重分配,从而加大水或空气的扰动,达到减少阴极短路、增强除垢、支撑膜或分隔材料及气体剥除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盈;李长一,未经李长盈;李长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28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装置
- 下一篇:汽车内饰塑料复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