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一体化供电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2944.7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2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明;王子齐;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海丰能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L31/04;H01M1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316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发电 蓄电池 一体化 电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蓄电池储电供电电源,尤其是利用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一体化超薄板式设计的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一体化供电板。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主要是太阳能电池板列阵式排列,储电方式有离网蓄电池组单独存储和并网联合供电两种方式。一般小型发电设施都是以蓄电池储电为主,这就需要电池板与蓄电池组分别设置,单独占用空间。而且由于电池板较薄、自重轻、抗风能力差,需要另设金属框架配重加固后与支架连接固定。用于储存电能的蓄电池,则大多为立体形,多块组合成电池组来应用,占用空间较大。其对一些空间利用度受限、环境扩展范围小的地方推广实施受到限制,而且使用成本增加较大,不利于太阳能光电技术大范围推广使用,制约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所以,能否把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混合一体化设计,发挥优势互补,使发电储电供电有机结合成一体,节约资源材料及空间,使其利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基于此,我们提出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一体化的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一体化供电板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一体化供 电板,由太阳能电池发电板、水平蓄电池储电板、散热连接板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其中太阳能电池发电板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构件;水平蓄电池储电板作为储电主要构件;散热连接板主要作为连接固定构件;三者有机组合形成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一体化供电板。该供电板克服了原有技术太阳能电池板与储电电池单独设置、占用空间大、受环境条件和成本高的限制。采用发太阳能发电电池与储电蓄电池一体化超薄板式设计后,首先,利用蓄电池重量和坚固性为太阳能电池板提供了抗风强度与连接强度,蓄电池由立体型改为水平超薄平板式结构,通过散热连接板附于太阳能电池板后,减少了另行占用空间的劣势,两者近距离连接减少了电能传输损耗与故障率,进一步把两者做成建筑材料可广泛用于太阳能屋顶、太阳能墙面等,实现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还可把其用在新能源电动车上,减少蓄电池占用空间和配重不平衡的弊病。大力发展这种新型电池板,有利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建筑领域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大力推广与应用,为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利用提供技术支持。这对提高我国能源资源战略竞争能力,发展我国电动车技术,都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一体化供电板,由太阳能电池发电板、水平蓄电池储电板、散热连接板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其中太阳能电池发电板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构件;水平蓄电池储电板作为储电主要构件;散热连接板主要作为连接固定构件;散热连接板从前后两面与太阳能电池发电板、水平蓄电池 储电板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太阳能电池发电板部分由电池片单元,直接镶贴在衬板或散热板的平面上,串并联组合后,输出接线端由四周的某个边缘引出;水平蓄电池储电板部分由正极栅板、隔板、负极栅板组成,三者均采用薄片型、水平结构,中间涂覆电解质胶膏,根据面积大小和使用时的电流电压,分成不同单元格,串联并联后,由总导线引出,电池厚度设计成两层或多层折叠层压组合体;散热连接板部分做成单平面或双平面结构,中间散热腔部分由多条平行筋粱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一体化供电板总体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一体化供电板,是由太阳能电池发电板主体1、水平蓄电池储电板主体2、散热连接板主体3,三大部分通过散热连接板连接固定有机结合而成,实现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一体化。
在图1中,1为太阳能电池发电板主体、2为水平蓄电池储电板主体、3为散热连接板主体、4为散热腔筋粱、5为蓄电池正极板、6为蓄电池隔板、7、为蓄电池负极板、8为蓄电池电解质胶膏、9为蓄电池外壳框架。
整个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一体化供电板,由太阳能电池发电 板、水平蓄电池储电板、散热连接板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海丰能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市海丰能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2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片铣斜面定位治具
- 下一篇:一种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