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3084.9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0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时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2 | 分类号: | F16L11/12;F16L47/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接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管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接管,特别是一种柔性连接管。
背景技术
软管是工程技术中重要的连接构件,由管道和接头结合而成。在各种输气、输液管路系统以及长度、温度、位置和角度补偿系统中作为补偿元件、密封元件、连接元件以及减震元件,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矿山电子、机械造船、医疗卫生、轻纺电子、能源建筑等各领域。
现有技术中的软管大多为不锈钢软管、金属软管、波纹管等,其大多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保证了软管的强度及使用寿命。然而在家庭生活用水尤其是饮用水的管路中,除保证管路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外,还应严格控制用水的安全卫生,即所用的管路应保证无毒、无污染。众所周知,金属材料应用于管路中,在长期使用后往往会发生锈蚀现象,这或多或少会对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并且金属材料制造成本高、生产和安装不方便,由于金属材料硬度较高,金属接头的密封性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生产成本低,卫生等级高的柔性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柔性连接管,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呈管状的本体,所述的本体内壁插接有内芯,所述的内芯一端伸出本体,所述的本体外侧位于内芯处固连有外套,且所述的内芯与外套相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伸出本体一端的外侧还套设有连接帽,所述的内芯和连接帽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内芯和外套分别位于本体的内侧和外侧,由于内芯和外套相固连,因而本体被牢牢定位于内芯与外套之间,内芯部分伸出本体,伸出的部分外侧套设有用于与其他管路连接的连接帽,本体的两侧均可设置内芯和外套,起到连接管路的作用。内芯和连接帽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在保证管路连接强度的情况下,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同时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的内芯和连接帽具有安装方便,卫生等级高的优点。
在上述的柔性连接管中,所述的内芯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柔性连接管中,所述的连接帽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聚丙烯材料具有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及耐热性好,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因而其应用于管路的中可提高连接管的使用安全性,同时也不会降低连接管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柔性连接管中,所述的连接帽与内芯周向转动连接,且所述的连接帽内侧设有内螺纹。连接帽套设于内芯伸出本体的部分,连接帽的内端具有挡沿,内芯的外端具有阻挡部,且连接帽的挡沿能抵靠在内芯的阻挡部上,因而连接帽套设于内芯上时其轴向位置被阻挡部限定,周向可转动,在连接帽内侧设置内螺纹,使得连接帽与其他管路连接时可与其他管路的接头形成螺纹副。
在上述的柔性连接管中,所述的连接帽外侧还具有方便用户转动的受力部。由于连接帽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塑料材料不适用于扳手等刚性工具进行操作,因而在连接帽上设置方便手动转动的受力部,使得连接管在拆装时,手动转动受力部即可完成连接管的拆装,方便用户使用。
在上述的柔性连接管中,所述的内芯端部还设有垫片。内芯伸出本体的一端用于与外接的管路连接,在内芯的端部设置一垫片可保证管路连接的密封性。
在上述的柔性连接管中,所述的本体包括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内管和紧贴于内管外壁的编织管。本体可为单独的橡胶管,也可以是编织管。
在上述的柔性连接管中,所述的编织管采用合成纤维丝编织而成。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其耐光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好,增加了编织管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柔性连接管中,所述的合成纤维为涤纶纤维和涂覆于涤纶纤维外侧的PVC层。在涤纶纤维外侧均匀的涂覆聚氯乙烯层,可增加编织管的防水性能和美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柔性连接管的内芯和连接帽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在保证连接管的强度及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提高了连接管的卫生等级,可应用于生活用水和饮用水的管路中;同时塑料材料制成的产品还具有安装方便、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柔性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内管;12、编织管;2、内芯;21、阻挡部;3、外套;4、连接帽;41、挡沿;42、受力部;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时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菲时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30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