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组扣锁及具有电池组扣锁的电池箱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3129.2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宣年;彭金盛;李崇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动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龙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具有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锁,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组扣锁及具有电池组扣锁的电池箱。
背景技术
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电动车辆,需要大量的电能供电动车辆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以带动电动车辆的车轮前进,因此,需要多个的电池11彼此电连接,作为储电及供电的设备。
请参阅图1所示,目前安装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组1包括多个电池11及导线12。所述电池11为平板电池且彼此往同一方向层叠整齐,依照所需要所述电池11串联或是并联的电连接形式,将作为电连接的导线12锁接于电池11的电极,再将所述经导线12电连接后的电池组1放置于电动车辆的车体,而成为符合电动车辆规格的电能来源。
虽然该电池组1确实可以成为符合规格的电力来源,但由于该电池组1是利用导线12以螺锁的方式锁固于所述电池11的电极,因此,若该电池组1的其中一个或多个电池11受损,需分别将锁固在受损电池上的螺丝卸除,相当费工与费时;且若该电池组1电连接(例如串/并联)的方式需改变,或是希望因应电动车辆的电能规格而增减电池11数量时,要重复进行多次的螺丝卸除与锁固步骤,以便重新调整新的电连接方式或电池11的数量,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安装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池组扣锁及具有电池组扣锁的电池箱,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安装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池组扣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快速抽换电池及供所述电池电连接,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安装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电池组扣锁的电池箱,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通过该电池组扣锁可以快速抽换电池及提供所述电池电连接,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组扣锁,供一由排列整齐的多个电池所构成的电池组使用,每一电池均具有分隔的两电极,其中,该电池组扣锁包含一绝缘性的本体、一导电件组,及一杠杆扣具,该绝缘性的本体包括一基板,及多个间隔地设置于该基板的支撑件,该导电件组包括多个放置于该本体的支撑件上的导电件,及至少一供所述导电件电连接的连结件,该杠杆扣具包括一枢设于该本体的扳动件,及一可被该扳动件带动而相对该本体位移的滑动件,该滑动件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肋条,其中,每一肋条皆对应位于该本体的每一支撑件的上方,并使该导电件组的所有导电件均位于该滑动件的肋条的滑动路径上,当该电池组扣锁应用于该电池组时,所述电池的两电极是分别插置于所述肋条与所述支撑件间,再拨动该扳动件带动该滑动件移动至一压迫位置,使所述电池的电极紧密接触于所对应的所述导电件,造成所述电池彼此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的电池组扣锁,其中所述的滑动件还具有两分隔的支架,且令所述肋条的两端分别固结于该两支架上,同时,再令该两支架的顶端位于该杠杆扣具的扳动件的摆动路径上。
较佳地,前述的电池组扣锁,其中所述的杠杆扣具还包括至少一连结于该滑动件而恒迫使该滑动件远离该压迫位置的弹性元件。
较佳地,前述的电池组扣锁,其中所述的导电件组的每一导电件皆具有二个呈一预定夹设角度的夹片,使所述电池的每一电极是分别插置于相对应的该导电件的二夹片间。
较佳地,前述的电池组扣锁,其中所述的导电件组还包括多个凸伸出该本体的基板相反于该支撑件的一侧面的连接端头,所述连结端头是分别固结于相对应的该导电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动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动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3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