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格布增强型复合防水卷材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554003.7 申请日: 2010-10-09
公开(公告)号: CN201826402U 公开(公告)日: 2011-05-11
发明(设计)人: 卢桂才;伍盛江;朱方伍;郭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 卢桂才
主分类号: E04B1/66 分类号: E04B1/66;E04D5/10;E02D31/02;E21D11/38;E02B3/16;E01D19/08;B32B7/12;B32B27/12;B32B27/36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代理人: 郭平香
地址: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网格 增强 复合 防水 卷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特别是网格布增强层复合的预铺/湿铺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隧道、地铁等地下防水抗渗的工程越来越多,用以防水的材料主要是涂料和各种各样的片材或卷材,随着沥青防水卷材或带织物层的高分子片材的出现,因为其可以工厂化生产,使用方便,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应用于铁路、桥梁等的施工,将改性沥青卷材带有粘合剂的一面直接粘贴到混凝土表面就达到防水的目的。公开文献也公开了一些这方面的技术,例如中国专利:柔性的聚合物改性水泥基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00819308,公告号:CN1450955,申请人: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摘要:该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含有水泥和聚合物的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说的水泥是水硬性水泥,所说的聚合物包括改性丙烯酸乳液和增韧橡胶。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水泥/乳液固含量100∶15-150的重量比,在20-80rpm和25-125℃的温度捏合水泥和乳液直至捏合物中水分含量降至5-20%(重量),(b)混合、塑炼并压延成型捏合料与增韧橡胶重量比为100∶10-50的混合物,得到防水片材或卷材。

上述公开文献虽然也达到了有一定强度的目的,但是,防水渗漏的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于是又有人申请了中国专利:橡胶复合防水卷材,申请号:200820116727,申请日:2008.05.21,公告日:2009.02.18,申请人:解忠深,摘要:该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橡胶复合防水卷材,这种橡胶复合防水卷材在基层的一面或两面复合一层面层构成,基层为橡胶防水层,面层为化纤无纺布或化纤织造布。该实用新型将橡胶防水层的一面或两面复合一层化纤无纺布或化纤织造布,由于橡胶柔软,弹性好,施工过程中,每逢遇到拐角或弯角时,内边缘不再产生翘边,使卷材容易粘接,粘接牢靠,无缝隙,抗老化、抗氧化、耐低温等性能好,其在零下40℃的寒冷地带使用,也不会发生破裂现象,使用范围广泛,不受气温的制约。

但是,以上的专利和现在市面上所见的防水卷材主要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橡胶板,其施工方法多以热压施工或涂油性泊膏、油性底油、高分子胶水粘接,存在高耗能、危险、环境污染大、潮湿基面施工粘接不牢固;用聚乙烯醇胶乳水泥粘合剂及其它高分子胶乳水泥粘合剂粘接的防水卷材,它们是通过水泥浆料湿润与基面之间形成物理吸附和一定的卯榫作用而粘接在基面上,极容易受环境湿热循环、水汽膨胀、基层运动等因素影响,产生解吸附和脱卯榫的过程,从而使粘结力下降,失去永久密封的防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能够适合于地下防水工程用的避免普通的预铺、湿铺防水卷材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使用CPS粘结技术,通过化学交联反应与物理卯榫的协同作用,使卷材与基层达到结合紧密、牢固、不可逆的骨肉相连粘结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网格布增强型复合防水卷材,包括网格布增强层和粘结密封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密封胶层是能够与现浇混凝土或水泥凝胶共同起化学交联反应和物理卯榫协同作用的反应粘结密封胶层,其层间结构如下:PET高分子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热塑性聚酯高分子膜)、网格布增强层、能够与现浇混凝土或水泥凝胶共同起化学交联反应和物理卯榫协同作用的反应粘结密封胶层层、隔离膜,各层间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反应粘密封胶热压粘结。

以上所述的网格布增强层是合成纤维网格布、麻网格布、棉网格布等增强层。

以上所述的隔离膜是塑料薄膜,例如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稀薄膜或聚酯薄膜。

本实用新型能够与混凝土起交联反应的网格布复合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能够与现浇混凝土或水泥凝胶共同起化学交联反应和物理卯榫协同作用的反应粘结密封胶层的改性与制备,(2)复合网格布增强层,(3)在薄膜上涂胶,(4)覆隔离膜,(5)定型、收卷、出成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桂才,未经卢桂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4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