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4045.0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2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垣内泉;原嘉章;桑原一郎;洪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实机(compactor),特别涉及用于压缩投入内部的垃圾的压实机。
背景技术
随着垃圾收集的广域化,为了提高输送效率,采用了在中继设施内将小型或中型的收集车的垃圾倒装到大型的垃圾输送车上并搬送至最终处理设施的系统。在中继设施内设有用于压缩垃圾的压实机。投入压实机的垃圾以经过压缩的状态装入集装箱。
上述这种压实机分为,在将垃圾装入集装箱之前将垃圾在压实机内压缩的预压缩方式,以及将集装箱与压实机连接,将投入压实机的垃圾压缩并填充于集装箱的后压缩方式。
作为预压缩方式的优点之一,由于在将垃圾装入集装箱之前进行压缩,因此能够使通过压缩从垃圾挤出的水排出后将垃圾装入集装箱。作为用于排水的现有方法,例如有在压实机的下表面设置排出孔的方法。
但是,如果该排出孔被垃圾堵塞,则无法充分地将从垃圾挤出的水排出,无法充分地发挥上述预压缩方式的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排出来自垃圾的水的压实机。
本实用新型的压实机,对投入内部的垃圾进行压缩,其具备:主体,其在上表面具有供垃圾投入的投入口,并在前方端具有开口;盖板,其通过相对于主体在上下方向移动,能够开闭开口;和压缩机,其在主体内在前后方向上能够进退移动地设置,能够将投入主体的垃圾在与盖板之间进行压缩,在与压缩机的进退移动方向直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槽形成在盖板的下表面和主体的底面之间。
另外,在本案说明书中,将主体内的压缩机的进退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将压缩垃圾时压缩机移动的方向作为“前方”,“前方”的相反侧为“后方”,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直交的方向为“左右方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压实机中,多个槽设置在盖板的下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压实机中,多个槽包括位于后方侧的第一槽和位于前方侧的第二槽,第一槽的截面积比上述第二槽的截面积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压实机中,第一槽的宽度比第二槽的宽度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压实机还具备在盖板的左右两侧设置的引导部件,引导部件具有引导盖板的上下方向的移动的凹部,多个槽设置为到达主体的左右两端,多个槽的端部与凹部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压实机中,在位于比盖板更靠后方侧的主体的底面形成有排水用的孔部,压实机还具备:接受部件,其设置在主体的下侧,用于接受来自孔部的排出物;和去除单元,其用于去除沉积在接受部件中的位于孔部下部的部分的沉积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压实机中,孔部具有从上方朝下方扩径的圆锥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压实机还具备棒部件,上述棒部件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安装于孔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压实机中,在主体的底面中位于比盖板更靠后方的部分设有缝隙。作为一例,缝隙具有朝向前方侧缝隙宽度变窄的圆锥部分。
根据本发明,由于形成在盖板的下表面和主体的底面之间的、在与压缩机的进退移动方向直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槽用作排水单元,所以能够高效地排出来自垃圾的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从与附图关联理 解的本发明下述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压实机和与其连接的集装箱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压实机的盖板周边构造的侧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图2所示的盖板的下表面形成的槽部的形状的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压实机的盖板周边构造的俯视图。
图5是说明在图1所示的压实机的主体底面形成的排水孔的配置的图(之一)。
图6是说明在图1所示的压实机的主体底面形成的排水孔的配置的图(之二)。
图7是表示图5、图6所示的排水孔的形状的侧视截面图。
图8A是表示图5、图6所示的排水孔的变形例形状的俯视图。
图8B是表示图8A所示的排水孔的形状的一例的侧视截面图。
图8C是表示图8A所示的排水孔的形状的另一例的侧视截面图。
图9是表示接受来自图5、图6所示的排水孔的排出物的接受部件的构造。
图10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压实机的主体底面形成的缝隙的形状的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缝隙的一个变形例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缝隙的另一变形例的形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4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