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击钻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4091.0 | 申请日: | 201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3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詹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天石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钻片,尤其涉及一种嵌装于冲击钻头端部的冲击钻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冲击钻片结构如图1-2所示,冲击钻片本体具有顶切削部、底部、左边缘部和右边缘部,其前侧面和后侧面都是按强度要求设计成平整的平面。由于冲击钻头在高速旋转工作下,冲击钻片两侧左、右刀刃与左、右边缘部的交接处受力最大,致使钻片两侧边缘部分容易破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接于冲击钻头上的加厚的冲击钻片,提高了冲击钻片硬度,其在冲击钻头高速旋转工作中,不易碎,使用寿命高,节约了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冲击钻片,包括冲击钻片本体,所述冲击钻片本体具有顶切削部、底部、左边缘部和右边缘部,所述冲击钻片本体右边缘部的前侧设有右前凸棱,所述冲击钻片本体左边缘部的后侧设有左后凸棱。
优选地,所述冲击钻片本体顶切削部由左前刀刃、左后刀刃、右前刀刃和右后刀刃构成。
优选地,所述右前凸棱和左后凸棱的宽度相同,为冲击钻片本体宽度的1/14~1/9。
优选地,所述右前凸棱和左后凸棱的高度相同,冲击钻片本体的左边缘部与右边缘部高度相同,右前凸棱高度为冲击钻片本体右边缘部高度的 1/3~1,并且右前凸棱顶端与右前刀刃底端平齐,左后凸棱顶端与左后刀刃底端平齐。
优选地,所述右前凸棱高度与右边缘部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冲击钻片本体底部的截面呈倒梯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冲击钻片及它的右前凸棱和左后凸棱都可根据需要增加或缩减其长度及厚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于冲击钻头上的加厚冲击钻片,为两边较厚中间平整较两边薄的硬质合金刀片,提高了冲击钻片的硬度和使用寿命高,节约成本,在冲击钻头高速旋转工作中,钻片不易破碎磨损,又使钻杆开凹减小,提高了钻杆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冲击钻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冲击钻片的左视图。
图3为本冲击钻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冲击钻片的左视图。
图5为图3所示冲击钻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照图3-5,一种焊接于冲击钻头上的冲击钻片,包括冲击钻片本体,冲击钻片本体具有顶切削部、底部7、左边缘部和右边缘部,冲击钻片本体顶切削部由左前刀刃1、左后刀刃2、右前刀刃3和右后刀刃4构成,冲击钻片本体底部7的截面呈倒梯形状。冲击钻片本体右边缘部的前侧设有右前凸棱5,冲击钻片本体左边缘部的后侧设有左后凸棱6。右前凸棱5和左后凸棱6的宽度相同。右前凸棱5和左后凸棱6的高度相同,冲击钻片本体的左边缘部与右边缘部高度相同,右前凸棱高度与右边缘部高度相同,并且右前凸棱5顶端与右前刀刃3底端平齐,左后凸棱6顶端与左后刀刃2底端平齐,以确保受力最大。右前凸棱5和左后凸棱6的高度、宽度相同,使冲击钻片在工作状态下能保持左右平衡,受力平均。
冲击钻片高(即从冲击钻片顶切削部顶端到底部的距离)为7.00毫米,宽为11.65毫米,总厚度(包括右前凸棱和左后凸棱的厚度)为2.70毫米;右前凸棱厚度为0.40毫米,右前凸棱宽度为0.90毫米,右前凸棱高度与右边缘部高度相同。
实施例2
冲击钻片高(即从冲击钻片本体顶切削部顶端到底部的距离)为6.50毫米,宽为9.65毫米,总厚度(包括右前凸棱和左后凸棱的厚度)为2.40毫米;右前凸棱厚度为0.30毫米,右前凸棱宽度为0.70毫米,右前凸棱高度与右边缘部高度相同。
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天石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天石硬质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40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柱塞孔倒圆角工艺
- 下一篇:一种模具工件翻边后防卡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