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机振动台支承弹簧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4485.6 | 申请日: | 201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1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军;余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立军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8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机 振动 支承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抛光机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振动强度多变的抛光机振动台支承弹簧。
背景技术
抛光工序作为机械工件加工中的最后一环,直接关系到机械工件的加工质量,因此显得十分重要,作为抛光机的一种,振动式抛光机由于对小尺寸工件较高的生产率而得到广泛应用,如中国专利号ZL93225641.4的、名称为振动去毛抛光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件加工过程中表面抛光和去除毛刺的振动抛光机,它由振动盘、电动机、偏心块、弹簧和底座构成,其振动盘的中心部有一个尖锥形导向芯,振动盘内腔型面为圆弧回旋体型面,抛光机体积小,造价低、结构紧凑、节省能耗且去毛刺抛光效果好,但由于圆盘式振动盘的弹簧相同,使弹簧的形变方向和强度均相同,使磨料和工件的翻滚方向单一,工件抛光质量和效率较低,限制了抛光机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振动盘弹簧形变方向和强度均相同而使工件翻滚方向单一、抛光质量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支承弹簧强度不同、方向多变、磨料和工件翻滚方向不同、抛光强度高的抛光机振动盘支承弹簧。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振动台和料斗,所述机架上设有支承弹簧,所述支承弹簧包括压簧、拉簧,所述压簧或拉簧的一端与机架固定,另一端与振动台连接,所述的振动台通过支承弹簧与机架弹性连接,压簧和拉簧的设计,使振动台的振动方向和强度呈多变状态,料斗内的磨料和工件翻滚和碰撞强度和方向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提升了抛光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承弹簧包括一排压簧和一排拉簧,所述的压簧设在机架顶面的一侧横梁上,呈一字排列,排列方向与横梁的方向相同,所述拉簧设在机架顶面的另一侧横梁上,呈一字排列,排列方向与横梁的方向相同,压簧与拉簧的安装轴线相互平行,压簧与拉簧的强度不同。
作为优选,所述设有压簧的横梁上固定有压簧的下定位柱,所述下定位柱的位置与相应的压簧位置相配合,下定位柱与压簧的内径相吻合,压簧的下部卡装在下定位柱上,压簧通过下定位柱可方便地安装在机架顶面。
作为优选,所述设有拉簧的横梁上固定有拉簧的上悬挂杆,所述上悬挂杆的位置与相应的拉簧位置相配合,上悬挂杆的悬空端设有螺纹,拉簧的上端圆环套在上悬挂杆上,上悬挂杆上还设有拉簧的固定螺母,拉簧通过上悬挂杆与机架支梁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振动台包括台架、防护罩和激振器,所述台架为框架式结构,台架顶面一侧设有所述压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压簧的上定位柱,所述上定位柱与下定位柱相对应,上定位柱与压簧的内径相吻合,压簧的上部卡装在上定位柱上,台架的底面另一侧设有拉簧的下悬挂杆,所述下悬挂杆的位置与上悬挂杆的位置相配合,下悬挂杆的悬空端设有螺纹,拉簧的下端圆环套在下悬挂杆上,下悬挂杆上还设有拉簧的固定螺母,压簧通过上定位柱与振动台活动连接,拉簧通过下悬挂杆与振动台固定,使振动台与机架弹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的材料为尼龙,尼龙材料既耐磨又能降低振动噪音,防止环境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板上还设有压簧的防脱卡板,所述防脱卡板的顶端设有折弯,所述折弯与机架顶面的支梁相吻合,当振动台的振动超过允许范围时,防脱卡板能防止压簧脱扣而引起振动台脱离机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强度不同的压簧和拉簧,消除了普通料斗振动方向和振动强度单一的缺陷,提高了料斗内磨料和工件相互翻滚碰撞的摩擦强度,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动抛光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承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压簧,12.上定位柱,13.下定位柱,14.拉簧,15.上悬挂杆,16.下悬挂杆,17.防脱卡板,2.振动台,21.台架,22.防护罩,23.激振器,24.固定板,3.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立军,未经杨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4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