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用跨洪救人桥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555384.0 申请日: 2010-09-24
公开(公告)号: CN201809719U 公开(公告)日: 2011-04-27
发明(设计)人: 邱定武 申请(专利权)人: 邱定武
主分类号: E01D15/06 分类号: E01D15/06;E01D15/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25213***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双用跨洪 救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抗洪救援器材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南方丘陵地区汛期洪水暴泄,水面狭窄湍急)被困在急流对岸无法施救的救生器材。

背景技术

央视《讲述》温州文成消防救援8.12被困的两位“姜太公”;2010年3月2日浙江消防架空中缆车营救23个丽水村民;2009年8月19日福州罗源山两名垂钓者被困在礁石上;2009年8月7日《武警重庆某部官兵强渡洪流成功解救34名群众》;……。每年到汛期,全国经常有群众被困在溪流对岸、桥下、礁石或沙岛上等等,无法转安,随时有被洪水冲走的可能,消防战士只能使用救生绳索、橡皮艇等进行涉洪水援救,或通过救生绳索空中溜滑援救,目前还缺乏专门的跨洪救援器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用跨洪救人桥,以不涉洪水在急流上临时搭桥来进行援救被困的群众为目的,来解决消防战士都要涉洪水救人的危险局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建筑高楼用的运输行架为原理,结合《水浒传》中宋江打杭州城时方腊放桥迎战的画面为背景,在施救处搭建一个塔座,根据跨洪的距离在塔座上装铺槽梯状桥板,并在桥板的首部加设一个支脚,用绳索拉着旋转向或平放向对岸,再通过绳索和滑轮打开支脚安固地面来分担桥板首部的受力和增加稳定性,然后让被困者从槽梯状桥板上爬过来。即:

一种双用跨洪救人桥,它包含一个安固在地面的钢板平台ABCD,一根竖立装在钢板平台ABCD中心的旋转轴PQ,一条在钢板平台ABCD上可旋转的主横梁EFG,一根竖立装在主横梁EFG上的主竖柱HF,两条拉撑杆HL和HG,一张可拉伸和加接的槽梯状桥板JK,一块连接在桥板JK首端的支脚NM,两条支撑和装固支脚NM与桥板JK作用的支撑杆RS,以及两个让支撑杆RS的S点活动的活动轨道W,两个小滑轮Z和两条打开支脚NM用的绳索X,两条收合支脚NM用的绳索Y,其中,桥板JK与支架NM和主竖柱HF之间都用铰链连接,钢板平台ABCD、支脚NM的M端和主横梁EFG的G端都设有打地钉处与地面稳固,桥板JK与主横梁EFG、主横梁EFG与钢板平台ABCD和主竖柱HF与旋转轴PQ等之间皆有螺丝装固,其特征是:槽梯状桥板JK的首端用铰链加设支脚NM,并通过绳索X经过小滑轮Z改变拉力方向后,使支撑杆RS打开支脚NM,以及支脚NM上有地钉打入被困地构成三角形RSJ来稳固整座桥梁,分担桥板JK的受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上述方案和结构可知,当被困处在15m以上时采用旋转法,在开始施救时,先把钢板平台ABCD用大钉打固在地面,再把主横梁EFG横向套过旋转轴PQ装在钢板平台ABCD上(支脚NM朝上游方向并系多条拉绳),接着安装槽梯状桥板JK和拉撑杆HG和HL,以及桥板JK与主横梁EFG之间的装固,然后拉着护拉绳向被困处旋转90度,使桥板JK伸向被困处,并通过绳索X经过小滑轮Z改变拉力方向后把支撑杆RS的S端拉向桥板JK的首端,来打开支脚NM安固地面,构成三角形RSJ稳定结构,最后在支脚NM的M点打入地钉,装困主横梁EFG与钢板平台ABCD和主竖柱HF与旋转轴PQ之间的螺丝,以及在主横梁EFG的G端打地钉和加重物加固平衡,最后就可通行了;当被困处在15m以下和地形坡陡时采用拉放法,在开始施救时先把钢板平台ABCD用大钉打固在地面,接着把主横梁EFG与钢板平台ABCD纵向(即如图2所示)摆放并装固,再安装拉撑杆HG和主竖柱HF与旋转轴PQ之间的螺丝,然后竖着安装桥板JK与主坚柱HF之间的铰链,用绳索拉着像古代放护城河上的“放拉桥”一样平放向对岸,并通过绳索X经过小滑轮Z改变拉力方向后,把支撑杆RS的S端点拉向桥板JK的首端,来打开支脚NM安固地面,接着在支脚NM的M点打入地钉和装固桥板JK与主横梁EFG之间的螺丝,以及在主横梁EFG的G端装重物和打地钉来加固平衡,这样就可通行了。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构件简单,装拆方便,旋转和拉放双用(也可以对淤泥、冰面进行援救),跨洪桥板长,结构稳固,不用涉洪水就可援救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的黑点表示两个部件用螺丝装固和打地钉与地面稳固的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定武,未经邱定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5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