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床边桌立柱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5517.4 | 申请日: | 201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1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彦甫 |
主分类号: | A47B9/20 | 分类号: | A47B9/2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床边 立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边桌可调整桌面高度的立柱结构,尤其一种床边桌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为现有的床边桌立柱结构9,其以一内管90于底端结合在床边桌的底座91上,再以一外管92于顶端结合于床边桌的桌面93,而内管90穿设于该外管92中,借由外管92相对于内管90伸长及缩短,以调整桌面93的高度。
由图5中可见,该内管90中是套入一导轮组94,是以一导轮座940结合四导轮941,而导轮座940常态下为等角的长方形,可借由推挤而使导轮座940变形而成梯状的平行四边形,使整体的宽度缩小,以置入内管90中并使各导轮941伸出内管90的凹槽900外,借由导轮941的外环周与外管92内壁接触,而于外管92上下移动时具有导正的功效。
然而,导轮组94的各个导轮941与外管92内壁经一段时间的磨擦会产生磨损,故导轮941与外管92内壁即开始产生间隙,如未更换导轮组94则间隙会愈来愈大,此时外管92即会产生摇晃,影响外管92上下移动时的顺畅。而且,导轮组94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及拆卸较麻烦,故如导轮941产生磨损时欲更换,必须耗费较长的时间,且导轮941于导轮座940上无法单一更换,必须整组替换,故更换的构件成本相对较高,此亦为问题所在。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床边桌立柱结构的问题,即为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床边桌立柱结构,使立柱组装的导轮可偏摆而调整位置,使导轮与外管之间维持于接触状态,借由导轮在外管伸缩时扶持以及导引,在于导轮装设的构件简单而可降低构件成本,且令导轮于立柱上容易组装及拆卸,使导轮便于组装且容易维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床边桌立柱结构,以一内管穿设于一外管中,内管及外管二者中,是一者于顶端结合一桌面,另一者于底端结合一底座,其特征在于:外管内的内管于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缺槽,各缺槽中置入一导轮座并固定于内管,此导轮座中以固接一横向的轴管,此轴管上枢设一导轮,该轴管是于偏离中心位置设有一横向的轴孔,并以一原动件穿经此轴孔而固定轴管于导轮座,利用轴管的轴孔偏心而借由原动件转动以调整导轮相对该导轮座朝内及朝外偏摆,以调整各导轮至少于外环周与该内管的内壁接触。
前述的床边桌立柱结构,其中导轮座于导轮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直立的肋板,各肋板分别具有一与该轴管的轴孔相通的穿孔,该原动件为一螺栓,是穿经该二穿孔及该轴管而于末端锁设一螺帽,利用此螺栓与螺帽的锁紧以固定轴管于导轮座,且松开螺帽后可转动螺栓以偏摆该导轮座内的导轮。
前述的床边桌立柱结构,其中导轮座于内管中朝后伸设若干凸柱,于各凸柱中具有一螺孔,以数个螺锁件分别穿经内管并锁设于凸柱的螺孔,以固定各导轮座于内管上。
前述的床边桌立柱结构,其中各导轮于外环周是凹入一环凹部,而该外管于相对两侧的内壁对应设有一导轨以伸入于该环凹部之中。
前述的床边桌立柱结构,其中螺栓具有一平口,而该轴孔中亦具有一平面,螺栓以其平口对准该轴孔的平面插入,以固定螺栓及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立柱组装的导轮可偏摆而调整位置,使导轮与外管之间维持于接触状态,借由导轮在外管伸缩时扶持以及导引,在于导轮装设的构件简单而可降低构件成本,且令导轮于立柱上容易组装及拆卸,使导轮便于组装且容易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床边桌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轮组件配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外管套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轮调整示意图。
图5是现有床边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边桌立柱结构,此述的床边桌包含一桌面1、一底座2、而立柱结构用以连结此桌面1及底座2,桌面1并且能相对于该底座2调整其高度,而此立柱结构于本实施例中包括:
如图1所示,一内管3于底端结合该底座2,此内管3穿设于一外管4中,而外管4于顶端结合该桌面1,借由外管4相对于内管3伸长及缩短,以调整桌面1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彦甫,未经李彦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5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汽窜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有碳足迹计算器功能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