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减速加浓真空膜片式化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6434.7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根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浪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7/12 | 分类号: | F02M7/1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绪洞 |
地址: | 318053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 真空 膜片 化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供油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化油器,特指一种无减速加浓真空膜片式化油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化油器是摩托车发动机非常重要的系统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为摩托车发动机提供在各种工况下的一定量可燃混合气,从而使发动机可靠的经济燃烧而做功,而目前市场上的真空膜片式摩托车化油器都是有减速加浓机构,当减速加浓机构出现故障,使摩托车所有的工况都会出现不稳定的做功,容易导致熄火。
现有的化油器通常包括有减速加浓机构,该组件包括有减速加浓膜片下夹片、减速加浓阀座、减速加浓阀片、推杆、减速加浓膜片弹簧、减速加浓阀盖、减速加浓膜片上夹片、减速加浓阀真空室、膜片及减速加浓阀盖气道等,不仅组件多,而且也增加了耗油。同时,该减速加浓机构零部件较多,维修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结构大幅简化,同时各项功能均能够正常使用的无减速加浓真空膜片式化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无减速加浓真空膜片式化油器,包括有壳体、设置在壳体一侧的柱塞、与柱塞相连接的主油系、主油系一侧设有怠速油系及进油针阀,柱塞端部设有一真空膜片并与壳体相配合,上述主油系、怠 速油系及进油针阀外侧覆有一油杯,其壳体内设有混合室及进气口,其中,上述壳体外侧设有一怠速混合油气道,该怠速混合油气道包括混合比调节孔并在混合比调节孔中设有混合比调节螺钉、与混合室相通的过渡孔塞及与上述混合比调节孔和过渡孔塞相通的怠速混合气道,上述过渡孔塞内设有工艺堵头。
上述混合比调节螺钉配合设置在混合比调节孔中,以此可调节摩托车怠速油系的混合气的浓度。
与现有的化油器相比,去掉了减速加浓组件,使得化油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的优化,降低了成本、油耗,同时,仍然保持原有的各项功能。
作为优化,上述怠速油系一侧设有起动油系,其由起动加浓油量孔、起动加浓泡沫管、燃油通道及空气通路组成,其起动加浓油量孔与起动加浓泡沫管对应相通,上述空气通路与起动加浓泡沫管相通,其燃油通道及空气通路均设置在上述壳体上,上述起动油系设置在上述油杯内。
当冷车启动时,有一个旁通的电子加浓阀打开,油从起动加浓油量孔进入,到达起动加浓泡沫管,和空气混合,形成了可燃混合气。因为摩托车冷车启动,需要比较浓的混合气才能够在低温下启动发动机,当发动机启动后,磁电机发电,供电给电子加浓阀,加浓阀慢慢的发热关闭,同时发动机也慢慢的升温(发动机温度上来后就不需要很浓的混合气,)此时电子加浓阀关闭,电子加浓阀关闭后,起动加浓油系也不作用了,一般起动加浓油第在冷车启动的前三分钟内起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优化整体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也降低了油耗,减少了尾气的排放,具有一定的环保作用,节能效果好,也使得摩托车各工况都稳定的做功,克服因减速加浓机构出现故障而导致的车辆熄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无减速加浓真空膜片式化油器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柱塞,3为主油系,4为怠速油系,5为进油针阀,6为油杯,7为混合室,8为进气口,9为混合比调节孔,10为过渡孔塞,11为工艺堵头,12为怠速混合气道,13为起动加浓油量孔,14为起动加浓泡沫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无减速加浓真空膜片式化油器,包括有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一侧的柱塞2、与柱塞2相连接的主油系3、主油系3一侧设有怠速油系4及进油针阀5,柱塞2端部设有一真空膜片并与壳体1相配合,上述主油系3、怠速油系4及进油针阀5外侧覆有一油杯6,其壳体1内设有混合室7及进气口8,其中,上述壳体1外侧设有一怠速混合油气道,该怠速混合油气道包括混合比调节孔9并在混合比调节孔9中设有混合比调节螺钉,与混合室7相通的过渡孔塞10及与上述混合比调节孔9和过渡孔塞10相通的怠速混合气道12,上述过渡孔塞10内设有工艺堵头11。
上述怠速油系4一侧设有起动油系,其由起动加浓油量孔13、起动加浓泡沫管14、燃油通道及空气通路组成,其起动加浓油量孔13与起动加浓泡沫管14对应相通,上述空气通路与起动加浓泡沫管14相通,其燃油通道及空气通路均设置在上述壳体1上,上述起动油系设置在上述油杯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浪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浪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6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杂交种广两优958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内燃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