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阴阳角抹灰收光用的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6733.0 | 申请日: | 201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8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强;张绮珊;郭晓燕;康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06 | 分类号: | E04F2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学群 |
地址: | 518003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阳 抹灰 收光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阴阳角抹灰收光用的灰刀。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抹灰施工过程中,阴角和阳角的抹灰、收光通常是连续进行的,但是当前行业和市面上所用的阴角灰刀和阳角灰刀是相对分离的工具,包括刀板体、把手和连接在刀板体与把手之间的刀柄,对阴角进行抹灰和收光时使用阴角灰刀,而对阳角进行抹灰和收光时必须重新从工具箱中找出阳角灰刀才能继续施工,这就为其携带和使用带来不便,甚至容易造成工具的丢失而造成财产资源的浪费,还不易与模具化、机械化配套使用,影响施工效率,而且这样做出的阴阳角方正度、垂直度因不能及时收刮,难以达到规范标准,观感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阴阳角两用、且便于配合模具化、机械化施工、提高作业效率、提高抹灰后的阴阳角方正度、垂直度的阴阳角抹灰收光灰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阴阳角抹灰收光用的灰刀,包括刀体、把手和连接在刀体与把手之间的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包括垂直折弯呈L形的阴角刀片和垂直折弯呈L形的阳角刀片,所述阴角刀片和阳角刀片相互平行,所述阴角刀片外切焊接于一个连接管的外表面,所述阳角刀片以其转角处外侧焊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所述刀柄为折弯状,与刀体连接的平直段可转动地间隙套设于所述连接管内;一个定位销定位于所述刀柄平直段与连接管上。
所述连接管为圆筒形,所述阴角刀片外切焊接于所述圆筒形连接管的外圆弧面,所述阳角刀片焊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圆弧面。
所述连接管远离把手那一端的尾部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销穿设在所述刀柄平直段上、并可容纳于所述定位槽内将刀柄平直段与连接管定位。
所述定位槽为两个以连接管轴线对称的定位槽,且在连接管尾部一直开通到连接管尾端面;所述定位销穿过刀柄平直段轴线,且两端突出、可分别伸入两个定位槽中;在连接管内的所述刀柄平直段上穿设有一根压缩弹簧;在连接管内的所述刀柄平直段上靠近把手那一端上设有凸出的限位块,所述连接管内靠近定位槽的一端则设有限位台,所述压缩弹簧两端限位在所述的限位块和限位台之间。
所述限位块为一个焊接在所述刀柄平直段上的圆环;所述限位台(132)为连接管内的台阶孔形成。
所述把手为圆柱形,一端焊接在所述刀柄上,所述把手的轴线、刀柄的轴线与连接管的轴线在一个平面上,且呈Z字形。
所述阴角刀片和阳角刀片之间、于刀片两端分别垂直焊接有一块加固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灰刀,同一刀体上包括平行的阴角刀片和阳角刀片,刀柄的平直段可转动地间隙套设于刀体的连接管内以定位销定位,这样,同一把灰刀即可作为阴角灰刀、又可作为阳角灰刀,变换使用状态时,只需松开定位,并将刀柄与刀体相对转动,重新定位即可,携带和使用均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阴阳角两用灰刀,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多功能冲筋模板等模具、机械化配套使用,不仅可以连续对阴阳角进行施工,一次性完成阴阳角的施工工作,而且抹灰后的阴阳角方正度、垂直度大大提高,达到规范标准,观感度理想,且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工艺简单,携带、操作方便,减少工具流失,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阴阳角抹灰收光用的灰刀作为阳角灰刀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灰刀的右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将图1灰刀进行状态变换的过程中局部去掉刀片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阴阳角抹灰收光用的灰刀作为阴角灰刀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阴阳角抹灰收光用的灰刀100,包括刀体10、把手20和连接在刀体与把手之间的刀柄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6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模块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键盘鼠标一体化虚拟装置及其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