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健针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7142.5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余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通隆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2G3/04;D01F1/10;D01F6/90;A61N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2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 针织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一种保健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具有一系列机织面料无可比拟的服用特性,质地柔软、吸湿透气、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延伸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合体、无束缚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特别是一些特殊衣物,人们希望衣物能够具有保健功能。为迎合市场需要,目前出现了某些具有保健功能的面料。但是,其保健功效是通过织物面料中所含有的药物成分来实现的,而药物与织物的结合是通过浸泡、粘涂等方法实现的,其结合力较弱。另外,由于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活性,其化学成分稳定性差。因此,导致上述保健型衣物在经过一段时间穿着或水洗后,其功效迅速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美观、舒适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保健针织面料。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健针织面料,包括由芳纶纤维制成的纱线,在纱线中混纺有远红外纤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保健针织面料进一步包括在芳纶纤维中植入了磁性微粒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保健针织面料进一步包括所述磁性微粒子的厚度为0.1-0.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保健针织面料进一步包括所述磁性微粒子的面积占纤维面积的15-2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保健针织面料进一步包括所述磁性微粒子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远红外光波,可改善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对疲劳症等均有一定的抑制、稳定和消除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芳纶纤维,2、远红外纤维,3、磁性微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保健针织面料,包括由芳纶纤维1制成的纱线,在纱线中混纺有远红外纤维2。
在芳纶纤维1中植入了磁性微粒子3,所述磁性微粒子的厚度为0.1-0.2mm,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磁性微粒子的厚度为0.15mm;所述磁性微粒子的面积占纤维面积的15-25%,本实用新型优选面积为20%;所述磁性微粒子为圆形,但并不局限于圆形,还可以为椭圆形、菱形等。
远红外纤维2是一种经过物理改性后具有吸收并反射远红外线的新型功能性纤维,是一种具有优良保健理疗功能、热效应功能和排湿透气抑菌功能的新型纺织材料及保温材料,能吸收人体自身向外散发的热量,吸收并反射回人体最需要的4-14μm波长的远红外线,使人体产生体感温升的作用,可引起人体表面微血管的血液循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对于预防和治疗关节炎、失眠等病症有明显作用。远红外纤维是将具有抑菌和抗紫外线的纳米材料与聚丙烯原料充分混和经熔融纺丝而制得,故具有持久、耐洗、长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保健内衣、保健袜、保健护具、被褥、床垫、毛毯内裤、冬季保暖品及医疗保健品等领域。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通隆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通隆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7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重复序列基因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抑菌大豆分离蛋白胶粘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