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7338.4 | 申请日: | 201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0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保健;沈柳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络普线束技术(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注塑模具中,为提高效率,在一幅模具中开设多个型腔,实现一模多注。但对于一个产品上需要注塑两个相同材料,且两者相距距离较长的注塑件时,只能先注塑一个注塑件后,使用另外一付模具,调整两注塑件之间尺寸后,注塑第二个注塑件。采用这种方法,加工时间长,占用两台机器,模具两付,两个注塑件之间的尺寸会出现超差。且由于流道过长导致胶料半途冷却,影响注塑件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使一个产品的两个注塑件在一次注塑过程中完成。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动模和型腔,所述定模和动模上设有相互连通的注塑流道,所述的注塑流道与型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包括一组第一成型腔和一组第二成型腔。
从第一成型腔延伸至第二成型腔的注塑流道的宽度逐渐增大。
所述的注塑流道与型腔之间设有进胶口,且第一型腔的进胶口尺寸小于第二型腔的进胶口的尺寸。
所述的第一成型腔数量为2个。
所述的第二成型腔数量为2个。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使用一付模具同时完成一个产品上的两个注塑件的注塑,两个注塑件之间的尺寸不会出现超差;节约了工时、设备和模具。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定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定模,还包括与定模配合使用的动模,在定模和动模上设有注塑流道2和型腔,所述的注塑流道2和型腔相连通,所述的型腔包括一组第一成型腔1和一组第二成型腔3。第一成型腔1和第二成型腔3数量各为2个。
所述的注塑流道2与型腔之间设有进胶口,且第一型腔进胶口5尺寸小于第二型腔进胶口4的尺寸。从第一成型腔1延伸至第二成型腔3的注塑流道2的宽度逐渐增大。采用这种结构,能使胶料迅速进入第二成型腔3,避免因注塑流道2过长导致胶料半途冷却造成注塑流道2内堵塞,影响第二成型腔3内注塑件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络普线束技术(太仓)有限公司,未经科络普线束技术(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7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架
- 下一篇:气体发电机组排气余热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