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缸浮动缓冲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7527.1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7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元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东奥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缸 浮动 缓冲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液压缸的浮动缓冲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液压缸为避免在行程末端剧烈冲击缸盖和缸底,通常都需要安装缓冲装置。现有技术中,液压缸经常采用的一种缓冲结构是浮动缓冲结构,其是在液压缸的缸筒内设缓冲套,在紧靠活塞的活塞杆上直接套装一浮动的缓冲,缓冲与活塞杆之间是单边线接触,油缸动作时,活塞推动缓冲局部先与缓冲套接触,然后通过缓冲外圆的倒角逐渐将缓冲调正。该浮动缓冲结构由于是缓冲局部先与缓冲套接触,然后通过缓冲外圆的倒角逐渐将缓冲调正,容易产生划伤,进而影响油缸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性能好、能自动对心的液压缸浮动缓冲结构,其能大大提高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液压缸浮动缓冲结构,包括设在缸筒内的缓冲套和浮动套装于活塞杆上的缓冲,其特征是:在对应于缓冲的活塞杆内设有两组沿活塞杆轴向分布的弹性支撑装置,每组弹性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沿活塞杆的同一外圆均匀分布的弹性支撑,所述弹性支撑与所述缓冲的内侧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活塞杆内的弹性支撑能将缓冲均布的撑起来,油缸动作时,在缓冲与缓冲套接触时,能使缓冲与活塞杆自动对心,避免了缓冲局部先与缓冲套接触容易产生划伤的问题。
所述弹性支撑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形式:其包括沿活塞杆径向设置在活塞杆内的支撑弹簧和设在支撑弹簧顶端的钢球。通过由弹簧支撑的钢球将缓冲均布的顶起来。
考虑到结构设计的简单及可靠性,每组弹性支撑装置可包括三个弹性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合理,其通过在活塞杆内设置的弹性支撑将缓冲均布的撑起来,使得油缸动作时,有效保证了缓冲与活塞杆的自动对心,消除了同轴度误差的影响,其浮动间隙可有效保证缓冲效果,缓冲性能良好,有效降低了噪声和冲击载荷,解决了缓冲局部先与缓冲套接触容易产生划伤的问题,能有效延长油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缓冲套,2、活塞杆,3、支撑弹簧,4、钢球,5、缓冲,6、活塞,7、前盖,8、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的是一种液压缸,包括缸筒、活塞杆2、安装在活塞杆2上的活塞6、前盖7和后盖8,在液压缸前盖端的缸筒内安装有与活塞杆2带有间隙的缓冲套1,在紧靠活塞6的活塞杆2上套装有浮动的缓冲5,缓冲5为套筒状,其与活塞6间有轴向浮动间隙,其与活塞杆2间有径向浮动间隙。在对应于缓冲5的活塞杆2内设有两组沿活塞杆轴向分布的弹性支撑装置,每组弹性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沿活塞杆的同一外圆均匀分布的弹性支撑,每个弹性支撑包括支撑弹簧3和设在支撑弹簧3顶端的钢球4,支撑弹簧3和钢球4设置在沿活塞杆径向设置的凹槽内,钢球4在支撑弹簧3的作用下可顶在缓冲5的内侧壁上,并将缓冲5撑起来。考虑到结构设计的简单些性及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的数量为六个,即每组三个。
油缸动作时,活塞推动缓冲与缓冲套接触,在弹性支撑的作用下,缓冲与活塞杆自动对心,消除了同轴度误差的影响,缓冲性能良好。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采用已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并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在此基础上做出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东奥自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东奥自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7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 下一篇:新型半闭式叶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