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踏垫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7669.8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1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爱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爱田 |
主分类号: | B60N3/06 | 分类号: | B60N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周永强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踏垫,特别是汽车脚踏垫。
背景技术
现在,为了更好的保持汽车内部环境和保护汽车内的脚踏部分,通常在汽车的脚踏部分铺设专门的脚踏垫。目前的脚踏垫的结构和形式多种多样,如一种汽车脚踏垫,包括垫体,垫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凹陷部,垫体的底面设有止滑柱,所述的止滑柱具有止滑作用,凹陷部用于聚集和盛装微粒、灰尘、泥土等便于清理车内的微粒、灰尘和泥土。这种结构的汽车脚踏垫,虽然凹陷部能够聚集微粒、灰尘、泥土,但是,凹陷部能聚集的微粒、灰尘、泥土量有限,因此,需要经常清理,由于聚集的微粒、灰尘、泥土裸露在外面,因此,影响车内的环境,并且,容易引起微粒、灰尘、泥土的飞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踏垫,该脚踏垫能将微粒、灰尘、泥土聚集到脚踏垫内,改观车内的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脚踏垫包括垫体和踏垫,垫体的边缘上设有第一连接部,踏垫的边缘上设有第二连接部;踏垫设在垫体上上面,垫体的上表面和第一连接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踏垫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凹陷部的底面设有通入容置空间的通孔。
所述的脚踏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到垫体上,落入到凹陷部内的微粒、灰尘和泥土从通孔落入到容置空间内,这样,微粒、灰尘和泥土就隐藏到脚踏垫内,能够改观车内的环境,而且,容置空间内聚集的微粒、灰尘和泥土量多,不需要经常的清理。
作为改进,所述的凹陷部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这样,微粒、灰尘和泥土能顺利的通过通孔落入到容置空间内。
作为具体化,所述的凹陷部包括大凹陷部和小凹陷部,大凹陷部和小凹陷部间隔排列。
作为具体化,所述的大凹陷部的截面呈八边形,小凹陷部的截面呈四边形。
采用大凹陷部和小凹陷部间隔排列,且大凹陷部的截面为八边形,小凹陷部的截面为四边形,因此,外观美观。
作为改进,所述垫体的底面设有止滑柱。止滑柱具有止滑作用。
作为具体化,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位魔术贴,第二连接部位模式贴。魔术贴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脚踏垫的分解图。
图2为脚踏垫背面结构图。
图3为脚踏垫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3所示,脚踏垫包括垫体1和踏垫2。垫体1的边缘设有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为魔术贴,垫体1的底面设有止滑柱12,垫体1的上表面和第一连接部11形成一容置空间13,用于盛装微粒、灰尘和泥土。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踏垫2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21,凹陷部21的底面设有通入容置空间的通孔22,凹陷部21从上到下逐渐缩小,所述的凹陷部包括大凹陷部和小凹陷部,大凹陷部和小凹陷部间隔排列,大凹陷部的截面为八边形,小凹陷部的截面为四边形;所述的踏垫2边缘设有第二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23为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垫通常使用在汽车内,使用时,将踏垫2和垫体1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贴合在一起,然后,将脚踏垫放入到脚踏位置处,垫体1上的魔术贴与汽车脚踏部位贴合在一起,再加上止滑柱12共同防止脚踏垫滑动。当踏垫有微粒、灰尘和泥土时,微粒、灰尘和泥土落入到凹陷部21内,并通过通孔22进入到容置空间13内,当容置空间13被微粒、灰尘和泥土填满后,将垫体和踏垫分离,清理容置空间内的微粒、灰尘和泥土。在使用脚踏垫时,微粒、灰尘和泥土从通孔落入到容置空间内,这样,微粒、灰尘和泥土就隐藏到脚踏垫内,能够改观车内的环境,而且,容置空间内聚集的微粒、灰尘和泥土量多,不需要经常的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爱田,未经赵爱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7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