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板清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8541.3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2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韩飞;范琦;董智;刘继英;艾正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43L21/02 | 分类号: | B43L21/02;B43L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板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化用品领域,涉及到一种黑板清洁装置,该装置可完成板擦箱整体的自动往复运动以清洁黑板,并由收集机构对粉尘进行收集处理。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学校还在使用老式的玻璃黑板,需要人工擦除粉笔,既不省时也省力,同时粉尘污染一直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所以,全自动无尘黑板的出现可以缓解这些头疼的问题。靠电力驱动、机械减速装置传输动力、粉尘收集装置收集粉尘的全自动无尘黑板将会有很高的实用性以及社会推广性。
专利号为U.S.7,222,391 B2,名称为“Wireless Blackboard Eraser and Dust Collector”的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外部带壳的无线板擦,其内部包括灰尘收集装置和吹风机。外壳底部可以透水和空气,但不能透过粉尘。当使用机器清洁黑板时,吹风机会将粉尘吸进壳体,以防止粉尘扩散。但是,该装置使用电池驱动,工作时间不能保证;其次,该装置需更换过滤网,由于体积小,可过滤的粉尘有限,效率低。
专利号为ZL99239974.2,名称为“静电除尘黑板清洁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带有静电发生机构的黑板清洁装置,主要用于对黑板的清洁。其主要由壳体和毛毡组成。其特点在于:毛毡周围分别置有金属阴极丝和金属阳极管,金属阴极丝和金属阳极管均与静电发生机构连接。应用该装置可收纳大部分粉尘。但是,其造价较高目前很难普及。
专利号为U.S.5216776,名称为“Automatic Blackboard Eraser Apparatus”的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的改进型自动黑板擦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轨道结构,允许板擦盒沿黑板面横向往复运动。板擦盒包括一个驱动电机,驱动毛刷在黑板面上旋转。还包括一个灰尘收集室,在毛刷下面安装有带张力的滚筒。应用该装置的优点是实现了自动化开关操作,摩擦力大小实现可控性,清洁毛刷无需反复清洗,粉尘集中收集清理。但是,在使用中电机会产生噪音;对黑板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否则装置工作时的刚性碰撞难以避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黑板清洁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综合、高效、低噪音、适应性强的采用板擦箱整体设计并可相对于黑板做自动往复运动的新型和改进型黑板清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黑板清洁装置由擦除机构(1)、(2)、(3),驱动电机机构(4)、(5)、(6),压力调节机构(7)、(8)、(9)、(10),粉尘收集机构(11),导轨导轮机构(12)、(13)、(14)、(15)构成,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采用立式板擦箱整体设计。板擦箱可整体自动做往复运动以清洁黑板,并对粉尘进行收集处理,可更综合、高效、低噪音的完成对黑板的清洁。
上述方案中,所述黑板清洁装置的擦除机构(1)、(2)、(3)设计为滚筒结构(2),外表面为粗毛毡,两者采用铸胶方式粘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黑板清洁装置采用上下双电机驱动(4)、(6),减少了传动机构,上部电机(6)主要驱动毛毡滚筒(2)转动,下部电机(4)主要带动整个板擦箱平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黑板清洁装置的压力调节机构(7)、(8)、(9)、(10)以调节螺栓(9)和螺纹孔配合,在限位底座(10)与弹簧底座(7)之间增加了弹性弹簧(8),避免了装置工作时的刚性碰撞。
上述方案中,所述黑板清洁装置的粉尘收集机构(11)在毛毡滚筒擦出粉尘后,会将粉尘收集到板擦箱下部的收集盒(11)中,并将其从软管排出,进入收集袋。
上述方案中,所述黑板擦装置的上、下两滑动部件为导轨导轮(12)、(13)、(14)、(15)设计,上导轮(12)起到限位和承受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导轮(13)带动整个板擦箱平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擦除机构(1)、(2)、(3)中滚筒(2)为立式安装,其支撑部件(3)设计有一个长形孔,以便调节压力。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压力调节机构(7)、(8)、(9)、(10)的弹簧底座(7)通过螺纹与调节螺栓(9)配合,可调节旋拧片,实现弹簧底座(7)的左右平移运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导轨导轮机构(12)、(13)、(14)、(15)中上导轨(12)和导轮(14)的安装采用一种三角架结构(15),其中下节点可自由转动,在导轨不平行时,可自行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8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