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袋式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8984.2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3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瑞美特殊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27 | 分类号: | B01D29/2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过滤含有石蜡粒子的冷凝水的袋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由于石蜡的熔点较低,在较高的温度下石蜡粒子很容易液化,因此,在生产、加工及运输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冷凝,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喷嘴喷洒冷凝水进行冷凝,然而,在冷凝水的循环使用过程中由于冷凝水中混有了石蜡粒子等杂质,因此很容易造成喷嘴的堵塞,从而影响冷凝的效果,增加冷凝水的损耗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除去冷凝水中含有的石蜡粒子的袋式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袋式过滤器,用于过滤含有石蜡粒子的冷凝水,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侧面的进水管及设置于所述本体底部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一进水口,所述出水管包括一出水口,所述袋式过滤器还包括一用于将所述冷凝水泵入所述袋式过滤器内的水泵、一用于冷凝过滤后的冷凝水的冷冻机、至少一网筒及至少一滤袋,所述水泵连接于所述进水口,所述冷冻机连接于所述出水口,所述网筒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部,所述滤袋设置于所述网筒的内部且所述滤袋的外表面紧贴于所述网筒的内壁,所述进水管用于将所述冷凝水导入所述滤袋内。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用于固定所述网筒的支架。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一用于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法兰,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一用于连接所述冷冻机的出水法兰。
更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一顶盖,所述顶盖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本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一用于调节所述本体的内部压力的排气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一排污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袋式过滤器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支撑所述本体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底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袋式过滤袋包括6个网筒及6个对应的滤袋,所述网筒及所述进水管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本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的去除冷凝水中含有的石蜡粒子等杂质,使得冷凝水能够顺利的再利用。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袋式过滤器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本体 11 排污口 12 支撑脚
2 网筒 3 滤袋 4 顶盖
41 排气口 5 进水管 51 进水口
52 进水法兰 6 出水管 61 出水口
62 出水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袋式过滤器,用于过滤含有石蜡粒子的冷凝水,包括本体1、设置于所述本体1侧面的进水管5及设置于所述本体底部的出水管6,所述进水管5包括一进水口51,所述出水管6包括一出水口61,所述袋式过滤器还包括一用于将所述冷凝水泵入所述袋式过滤器内的水泵(未图示)、一用于冷凝过滤后的冷凝水的冷冻机(未图示)、至少一网筒2及至少一滤袋3,所述水泵连接于所述进水口51,所述冷冻机连接于所述出水口61,所述网筒2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所述滤袋3设置于所述网筒2的内部且所述滤袋3的外表面紧贴于所述网筒2的内壁,所述进水管5用于将所述冷凝水导入所述滤袋3内。
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一用于固定所述网筒2的支架(未图示),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一托架(未图示),所述托架设置于所述网筒2的底部和所述本体1的底部之间,起到支撑所述网筒2的作用。所述进水口51处设置有一用于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法兰52,所述出水61处设置有一用于连接所述冷冻机的出水法兰62。所述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顶盖4,所述顶盖4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本体1,所述顶盖4和所述本体1之间设置有一硅胶密封圈(未图示),从而保证其密封性,防止产生外漏。
所述袋式过滤袋包括6个网筒2及6个对应的滤袋3,所述网筒2及所述进水管5均匀的分布于所述本体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瑞美特殊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百瑞美特殊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8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