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风马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9379.7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0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常安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海庆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 马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尤其是涉及一种送风马达。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送风马达的应用范围相当的广,例如,散热、供应气压、进行干燥等,而基于应用领域的不同,对送风马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可能会针对压力变化、气流稳定性、噪音标准等各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送风马达结构的设计也会因应需求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其中一种常见的应用是将送风马达使用于呼吸供气系统中,而连续正压呼吸器即是利用送风马达进行供气的一个例子。正如所知,连续正压呼吸器主要是被用来打开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呼吸气道,因此,其所使用的送风马达必须要能因应需求而提供压力稳定的气体递送,再者,由于呼气与吸气间会有自然的压力落差,因此,也同样需要稳定的压力变化来减少此压力落差所产生的不适感,此外,由于呼吸供气系统通常会被放在距离用户较近的位置,且常常必须在使用者休息、或睡觉的时候使用,因此,对于噪音的要求也相对的较高,多会希望在一定的分贝值,例如,30dBA以下,以避免影响使用者的休息与睡眠。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送风马达结构,其能够改善送风压力的稳定性,并且能够降低在送风期间所产生的噪音。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乃积极开发研究,并为改进上述产品的不足,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马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送风马达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力不稳定、噪音过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送风马达装置,其包括:一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一上板,具有一进风口;一侧壁,自该上板边缘向下延伸;以及一第一出风口结构,延伸自该侧壁;一送风马达,所述送风马达包括:一动力机构,具有一延伸轴;以及一风扇,套设于该延伸轴之上,以受到该动力机构驱动而转动,其中,该风扇包括一底板,以及垂直设置于该底板上、呈径向分布的复数个第一扇叶与复数个第二扇叶;以及一下壳体,包括:一下板,具有一凸起,以在下方容置该动力机构,其中,该凸起具有一通孔,以通过该延伸轴,进而使套设于该延伸轴上的该风扇位于该下壳体的上方;一侧壁,自该下板的周围向上延伸;以及一第二出风口结构,延伸自该侧壁,以与该第一出风口结构形成一出风口;其中,该复数个第一与第二扇叶具有不同的尺寸且交错设置;该复数个第一与第二扇叶平行于该底板的切面具有一弯曲度,且该弯曲度朝向该风扇的旋转方向;以及该复数个第一与第二扇叶相对该底板的垂直高度自延伸轴向外不断下降。
较佳地是,该复数个第一扇叶的尺寸大于该复数个第二扇叶的尺寸,且该复数个第二扇叶的内侧端面与延伸轴的距离大于该复数个第一扇叶的内侧端面与延伸轴的距离,因而使得扇叶能以分布密度趋于平均的方式进行配置,也较佳地是,该复数个第一扇叶的数量相等于该复数个第二扇叶的数量,且彼此交替设置,另外,也可实施为该复数个第一扇叶间以及该复数个第二扇叶间分别具有相同的间距,再者,较佳地是,该复数个第一扇叶的弯曲度大于该复数个第二扇叶的弯曲度。
根据一较佳实施例,该送风马达结构更可包括一导风结构,位于该上板的上表面,且设置于该进风口的周围,以在气流进入壳体前额外地提供稳流的作用,进而节省动力机构的动能。
较佳地是,该导风结构可实施为具有一螺旋形状,且以不对称的方式设置于该进风口的周围,以利用渐进的方式将气流导入进风口,另外,该导风结构也可实施为垂直于该上壳体的上表面的直立壁。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风扇结构的方式来减少气流扰乱的情形,以提升气流稳定性,减少风切的产生,进而降低送风期间的噪音,另外,若再配合上导风结构的设置,气流在进入前即可先行受到流向的调整,将可更有利于减少气流扰动,提升稳定度,以及降低噪音,而且,还可让动力机构的动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送风马达结构的一分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送风马达结构的一结合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风扇的一上视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风扇的一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另一较佳实施例,具有一导风结构的送风马达结构的一结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另一较佳实施例,具有一导风结构的送风马达结构的一结合上视图。
组件符号
10上壳体 12上板 14侧壁
16进风口 18导风结构 20下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常安,未经周常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93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铝镁眼镜的鼻托及鼻托与眼镜框结合的构造
- 下一篇:一种沙漠种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