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浴盆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9440.8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7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龚旭;杨利东;张扬华;邓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新区健坤电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F24H9/18;H05B3/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邱积权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浴盆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一种加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足浴盆加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保健用品的关注,足浴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足浴盆通过设置在内部的加热器实现对水温的调节。较早的加热器多采用传统的电热棒或电热管,该类加热器不仅不便于控制水温,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最近出现的一种加热器,其结构包括由良好导热材料制成的管道,在管道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组件,通过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管道,从而调节管道内流动水的温度。由于现有足浴盆加热器结构的局限,导致加热组件与管道之间的热传递效果不理想,浪费了一部分热量,同时增加了调节水温所需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传递效果好的足浴盆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足浴盆加热器,包括导热主体,所述的导热主体包括液体管道和扁形腔体,所述的液体管道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的扁形腔体,所述的扁形腔体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的加热组件外包覆有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形腔体的两侧壁上具有向内凹的压力变形导向结构。
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陶瓷发热组,所述的陶瓷发热组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陶瓷发热单片,所述的陶瓷发热组的两侧设置有电极铝片,所述的电极铝片与陶瓷发热单片之间用导热胶粘住,所述的电极铝片上连接有电源导线。导热胶的设置,使电极铝片与陶瓷发热单片的接触更加紧密,提高热传递效率。
所述的液体管道两端设置有连接端,所述的连接端从导热主体伸出,所述的连接端上设置有圆环凸起。连接端的设置方便导热主体与外部循环水管的连接,圆环凸起增加外部循环水管与连接端之间的紧密性,防止在水压作用下使水管与连接端之间脱开。
所述的液体管道内均匀分布有多个导热条。
液体管道一侧设置有扁形腔体。
液体管道两侧对称设置有扁形腔体。
所述的导热主体材料采用铝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扁形腔体的两侧壁上具有向内凹的压力变形导向结构,在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包覆有绝缘膜的加热组件放进扁形腔体内,然后用压力装置作用于扁形腔体的外壁,使扁形腔体的两侧壁发生形变,从而将加热组件紧紧固定在扁形腔体内,使扁形腔体与导热主体紧密接触,使加热组件上的热量更有效地传递给导热主体。向内凹的压力变形导向结构设置,使挤压扁形腔体的过程变的轻松,且可防止扁形腔体的两侧壁向外凸起。
增加液体管道的内表面积,提高热传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足浴盆加热器,包括导热主体1,导热主体1包括液体管道2和扁形腔体3,液体管道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扁形腔体3,扁形腔体3内设置有加热组件4,加热组件外4包覆有绝缘膜5,绝缘膜5的设置使加热组件3与导热主体1之间绝缘。扁形腔体3的两侧壁上具有向内凹的压力变形导向结构6。
加热组件4包括陶瓷发热组,陶瓷发热组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陶瓷发热单片41,陶瓷发热组的两侧设置有电极铝片42,电极铝片42与陶瓷发热单片41之间用导热胶43粘住,电极铝片42上连接有电源导线44。
液体管道2两端设置有连接端21,连接端21从导热主体伸出,连接端21上设置有圆环凸起22。液体管道2内均匀分布有多个导热条23。导热主体1材料采用铝合金。
实施例二: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扁形腔体3设置在液体管道2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新区健坤电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新区健坤电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94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