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纺丝计量泵双速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9596.6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3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蒋雪风;吴连中;陆建华;董凤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7/00 | 分类号: | D01D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43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丝 计量 泵双速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丝计量泵双速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再生聚酯纺丝工艺中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长期以来纺丝计量泵速度一直按照纺丝工艺的确定,设定为一种速度运行。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生产粗旦丝产品(300D以上)时,在落丝时间段用吸枪吸丝所排出的废品丝与正常生产时是同等数量。因为计量泵速度是一种速度,所排出的熔体也同样不变,但均成为废品丝,损失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减少废丝产生,有效提高成品制成率、结构简单的纺丝计量泵双速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纺丝计量泵双速控制装置,其特点是:由控制器、卷绕机、变频器、纺丝计量泵、减速箱、电机、导丝器组成,所述的电机与减速箱相连,减速箱与纺丝计量泵相连,所述的控制器与卷绕机相连,卷绕机上设置有导丝器,所述的导丝器与纺丝计量泵相对,所述的变频器分别与减速箱和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绕机上设置有第一卷绕锭子和第二卷绕锭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器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纺丝计量泵速度由变频器的频率来控制,变频器的频率是根据纺丝工艺来确定其泵供量的需要换算成频率控制计量泵的速度。
双速系统控制就是在变频器上设置二组速度的频率,一组是正常生产的速度频率,另一组是在落丝时间段运行的低速频率,通过系统控制,当卷绕机启动正常运行键时,计量泵速度同时转换到正常生产运行速度,当满卷落丝时间,启动卷绕机上升键时,卷绕机处在停运状态时,计量泵速度转换到低速运行状态,就能减少废品丝的排出量。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该项纺丝计量泵双速系统控制投资少,制作简单方便,在操作程序不变的情况下,双速系统控制自动转换,实现了所预期的创新目的。通过测算,以 BW635半自动纺丝设备为例,在纺制300DPOY产品时, 24小时落丝16次左右,每次落丝时间需要2分钟30秒,每天一条线20个位计算,在落丝时间段产生废丝479千克,如果在每次2分30秒的时间里把计量泵速度降低50%,废丝可减少40%,一天可减少191千克废品丝的产生。据此我们研究发明了计量泵双速控制系统,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把落丝时间段的计量泵速度降低50%低速运行,减少废品丝的排出数量,通过实践运行,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控制器1、第一卷绕锭子3、第二卷绕锭子4、变频器5、纺丝计量泵6、减速箱7、电机8、导丝器9、卷绕机10组成,控制器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2,控制器1与卷绕机10相连,卷绕机10上设置有导丝器9、第一卷绕锭子3、第二卷绕锭子4;纺丝计量泵6、减速箱7、电机8依次相连,减速箱7和控制器1分别通过导线与变频器5相连。纺丝计量泵6的出丝口与导丝器9的位置相对应。
工作时,操作控制器1,按下降按扭启动卷绕机10,同时变频器5自动转换到第一组正常纺丝速度运行,控制纺丝计量泵6;当一落满卷落丝时先用吸枪把丝吸住后,操作控制器1,按上升按扭,变频器5也同时自动转换到第二组低速运行状态,这种结果减少了废品丝的排出数量,提高了原料的成品率。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9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