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鱼复合转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0400.5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7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庆松;柏春祥;李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H13/00 | 分类号: | A63H13/00;B63H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 复合 转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弯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机器鱼上的复合转弯装置,属于水下机器人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和陆上对水体测量监控的需求非常广,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养殖监测方面,如水产养殖、海洋牧场;污染监测方面,如水体河口污染,非法偷排;水质监测方面,如海洋发电系统等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的场所;其它监测方面,如珊瑚礁监控、石油开采平台监控、管道监控系统、城市水源地的反恐性监控等。如此巨大的需求量,急需一种高效、稳定的水体环境监测技术。
水体监测现在分为固定传感器采样、人工采样和移动传感器采样三种。机器人作为水下科研的重要辅助仪器,它具有立体监控和移动监测的优点,然而其对水体干扰大的缺点,影响了水下机器人完美的完成工作。
仿生机器鱼不仅可以进行立体监控、移动监测,还有对水体干扰小的特点。然而当前机器鱼的驱动效率并不高,转弯半径太大,使其不能逼真的实现鱼流畅自如的运动,不能完全达到仿生机器鱼对水体干扰小的要求。
专利号为03129536.3的机器鱼发明专利,其将鱼体分为头部驱动、控制转弯的鱼身和尾部三段,可以实现鱼的波动前进,另外利用水流对 机器鱼腹鳍的反推力和机器鱼的单侧摆尾共同实现机器鱼的转弯,但其结构太复杂,能耗较大,需要技术改进。本发明将鱼头、鱼鳍和鱼尾三者有机结合且单独采用一个电机控制转弯,采用标准件作为零件,简化机器鱼的内部结构的同时,提高其仿真性,有效提升机器鱼运动的灵活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提供一种应用于机器鱼上的复合转弯装置,帮助仿真机器鱼实现高效率转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器鱼复合转弯装置,分为驱动系统和联动转向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各个部件都定位在鱼身的骨架上。
本发明的驱动系统采用直流电机驱动转盘旋转,转盘边缘处设有销钉孔,摆杆上开有销钉槽,销钉穿过销钉槽连接摆杆与转盘。摆杆上销钉槽的长度等于销钉在转盘上转动半径的两倍。
摆杆的末端与鱼尾固定连接,摆杆靠近末端处设有尾转轴,它是摆杆转动的支点。当转盘旋转时,销钉带动摆杆以尾转轴为支点摆动,销钉则相对于摆杆在摆杆槽中移动。销钉只限制摆杆垂直于转盘方向的一个移动自由度,当转盘旋转一周,相对于销钉槽,销钉在销钉槽中做一次往复直线运动,相对于摆动支点,摆杆绕尾转轴摆动一个周期。直流电机、转盘、摆杆和尾转轴共同控制鱼尾对称摆动,驱动鱼体前进。
固定在骨架上的步进电机是驱动三联动转向机构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骨架上设置的轴承,通过键、键槽与主齿轮连接。主齿轮与副齿轮相啮合。与摆杆的后部连接的尾转轴固定在副齿轮偏心处,转盘及尾转轴支撑着摆杆位于主齿轮与副齿轮的上部空间。
头转轴销钉两头各设有一个钢丝孔,且与设置在骨架上的头转轴呈十字架状;鳍转轴销钉两头各设有一个钢丝孔,且与设置在骨架上的鳍转轴呈十字架状;主齿轮销钉两头各设有一个钢丝孔,且与设置在骨架上的轴承外侧固连,初始方向垂直于机器鱼的对称中心线。
两根钢丝分别穿入三个销钉两侧的小孔,将头转轴销钉、鳍转轴销钉、主齿轮销钉串联。当主齿轮转动时,机器鱼的头转轴和鳍转轴也会以设定的方式转向,同时,主齿轮会带动副齿轮转动,使尾转轴即摆杆的转动支点偏离鱼体的对称中心线,此时往复摆动的鱼尾不仅是驱动机器鱼前进,而是驱动机器鱼边前进边转弯。当钢丝带动头转轴转动时,鱼头也会跟着转向;同理,当钢丝带动鳍转轴转动时,鱼鳍也会跟着转向。头、鳍、尾三联动转向机构中,鱼尾、鱼鳍和鱼头在钢丝的牵扯下共同改变角度,增大水流对鱼头部及鱼鳍的反推力,提高机器鱼的转弯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机器鱼的复合转弯装置,对鱼头、鱼鳍和鱼尾三者进行联动控制,提高了机器鱼的转弯效率,节约转弯耗能,缩小转弯半径。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鳍转轴销钉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机器鱼复合转弯装置,装在机器鱼的腹腔内,控制机器鱼前进及转弯。
驱动系统1和联动转向系统2都定位在骨架3上。驱动系统1的直流电机11固定在骨架3上,其输出轴穿过骨架3上的孔,与转盘12连接,传输动力使转盘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0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益智玩具
- 下一篇:带弹簧手柄的乒乓球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