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碰撞假人座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0578.X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8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李月明;韩刚;刘卫国;吴成明;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碰撞 假人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试验工具,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放置和保护汽车碰撞假人的专用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碰撞假人在汽车安全控制技术实验中经常用到,汽车碰撞假人整体构造复杂,各个身体部件中都安装了实验检测设备,如:加速度、力、力矩、位移等感应设备或传感设备,并且全身覆盖着特殊材质,由于汽车碰撞假人的结构精密、造价高昂、组装过程复杂,所以汽车碰撞假人的放置、保护和搬移有较高的环境要求和技术要求,如果将汽车碰撞假人随意放置,汽车碰撞假人的身体部件之间会发生挤压、摩擦或磕碰,造成安装在各个部件上的实验检测设备和连接线缆的损坏,不仅影响实验检测的过程和实验检测的准确性,而且汽车实验假人的损坏会直接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装置来承载这些汽车碰撞假人和保护假人的性能,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1464148U、名称为“卡丁车碰撞试验中固定假人的专用装置”、公告日为2010年5月12日所公告的碰撞假人的专用保护装置,虽然对碰撞假人有保护作用,但该技术方案采用了较多的绑带来束缚碰撞假人,绑带不仅会损伤碰撞假人,而且给碰撞假人的安装、维护、检测过程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汽车碰撞假人在放置、保存和搬移过程中缺少专用保护装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汽车碰撞假人专用的座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碰撞假人座椅,包括:座椅平面、靠背,靠背的顶部面向座椅平面的一侧设有悬挂支架,座椅平面的表面设有防滑板。
该座椅的基本功能是放置、保护和搬移汽车碰撞假人,其基本结构和形状与普通座椅类似。汽车碰撞假人坐在防滑板上,悬挂支架撑在汽车碰撞假人的腋下将汽车碰撞假人的上身撑起、将假人的坐姿固定,从而保持假人整体挺直,减少各部件挤压、折叠的现象;座椅平面上的防滑板的作用是增加汽车碰撞假人与座椅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搬移过程中假人从座椅上滑落;该座椅不仅起到了放置、保护和搬移汽车碰撞假人的作用,对汽车碰撞假人的安装、检测、维护和维修也提供了方便。
悬挂支架为圆柱体,其一端与靠背固定连接,防滑板的上表面均布有平行于靠背的防滑槽,其下表面与座椅平面固定连接,靠背的背面设有座椅手柄,座椅手柄与靠背固定连接,座椅设有底部平面,底部平面设有转轮。
该座椅的靠背由两个顶部向内折弯成“7”字形状的立柱构成,其目的是开放更多的空间,使汽车碰撞假人的安装、检测、维护和维修更方便。座椅手柄的作用是推移座椅时作为抓手,底部设有转轮能使座椅的移动更灵活。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满足了汽车碰撞假人放置、保护和搬移的技术要求,具备很好的实用性,经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悬挂支架1 座椅手柄2 靠背3 座椅平面4 底部平面5
转轮6 防滑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形状和普通座椅类似,包括靠背3、座椅平面4和椅子腿,其结构上的改进为:该座椅的靠背3由两个顶部向内折弯成“7”字形状的立柱构成;靠背3的顶部面向座椅平面4的一侧设有悬挂支架1,悬挂支架1为圆柱体,其一端与靠背3焊接;靠背3的背面设有座椅手柄2,座椅手柄2与靠背3焊接;座椅平面4上设有防滑板7,防滑板的上表面均布有平行于靠背3的防滑槽,防滑板7与座椅平面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座椅的底部焊接在底部平面5上;底部平面5设有转轮6,转轮6与底部平面5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汽车碰撞假人坐在防滑板上,悬挂支架撑在汽车碰撞假人的腋下将汽车碰撞假人的上身撑起、将假人的坐姿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05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透光的红外触摸框结构
- 下一篇:环冷机侧墙异型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