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层坑渗灌灌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1023.7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3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丰;李涛;张江辉;裴青宝;杨萧;吴叔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层 渗灌 灌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水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层坑渗灌灌水器。
背景技术
深层坑渗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没有广泛地运用在生产实践中,仍然处于试验和试点推广阶段,没有形成产业化,此前的灌水器没有固定形式,不利于产业化。现有的灌水器大多为PVC材料的管,成本高昂,但没有盖,使得在减少棵间蒸发及提高灌水利用效率方面有进一步提高到空间。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只有通过管径大小调节水分在土壤中的湿润范围,而增大管径会增加成本,有碍其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层坑渗灌的灌水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形式不固定不利于产业化,没有顶盖,仍然有部分水分从灌水器中蒸发损失;侧面不透水,影响了其水分的湿润范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层坑渗灌灌水器,包括灌体和设置在灌体上端的盖;灌体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其特征还在于,灌体下半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其中,灌体下半部分侧壁上开的出水孔,其开孔率为0-70%。
其特征进一步在于,灌体底面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其中,灌体底面开的出水孔,其开孔率为0-100%。
另外,盖包括套在灌体上端的挡圈和设置在挡圈内部的挡板。
其中,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根加强筋,多根加强筋呈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形成格挡。
其中一个格挡里设置有供水孔。
供水孔四周加强筋的高度高于其它加强筋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棵间蒸发,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能够在生产应用中大规模生产应用,形成产业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灌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中,1.灌体,2.盖,3.出水孔,4.挡圈,5.挡板,6.加强筋,7.格挡,8.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层坑渗灌灌水器,包括灌体1和设置在灌体1上端的盖2;灌体1下半部分的侧壁上和底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出水孔3。盖2包括挡圈4和设置在挡圈4内部的挡板5,盖2通过挡圈4套在灌体1上端,挡板5将灌体1密封。挡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多根加强筋6,多根加强筋6呈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形成格挡7。其中位于最中间一个格挡7里设置有供水孔8。供水孔8四周加强筋6的高度高于其它加强筋6的高度。
使用时,在每株作物根系土壤部位的上方设置若干个本实用新型灌水器,灌水器的盖2及灌体1上半部分露出地面,具体裸露多少依据灌水器长度和根系分布深度而定,一般5cm左右即可。在盖2的格挡7里装少量的土,灌体1的下端伸进根系土壤中(灌体1下半部分侧壁上和底面设置的出水孔3位于根系土壤中);将供水管插入供水孔8中,给灌体1内供水,水再通过灌体1侧壁上和底面上的出水孔3流出,给作物的根系供给水分,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节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1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电刷镀稀土转化膜工艺
- 下一篇: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生物陶瓷复合涂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