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JB径向变量柱塞泵新型配流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1140.3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1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桂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泽华源泵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张隧胜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jb 径向 变量 柱塞 新型 配流轴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径向变量柱塞泵阀芯自配流恒功率变量控制结构的动力元件,特别是一种大型JB径向变量柱塞泵新型配流轴。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径向柱塞泵整体结构复杂,加工困难,受加工条件的限制,推广困难、性能不稳定、易渗漏。或者流量偏小不能适应大流量系统的工况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径向柱塞泵的大型JB径向变量柱塞泵新型配流轴,该配流轴由球墨铸铁为主材制成,并经特殊的热处理,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而且结构简单,耐高压,不渗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铸造一体的配流轴本体上设计有法兰螺杆安装孔和被动泵穿心驱动轴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新结构配流轴为铸造整体结构,使用时,配合传动轴、泵盖、泵体部分的改进,可以实现双泵共驱,适应大型JB径向柱塞泵复杂液压系统的分级供油和压力调整要求.同时减小了安装空间,节省功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结构配流轴设计,包括1.被动泵穿心驱动轴安装孔、2.SAE标准的安装法兰尺寸结构的法兰螺杆安装孔。
新型配流轴设计,是利用增加的被动泵穿心驱动轴安装孔通过穿心驱动轴连接到另一台同规格或规格较小的JB径向柱塞泵,实现整体供油的大流量要求.同时可以分别调整两台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适应整个系统的不同工况。
配流轴是由HT300铸件制成。并经过特殊的热处理,使得零件整体强度提高.增加了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由于使用通用的HT300球墨铸铁作为材质,经过热处理增加了强度降低了成本,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耐高压,装配较容易,不渗漏。
由于不改变其他关联件的有关尺寸,但是对公差配合进行了优化,有利于标准化和通用化的工作,对于直接用户,可以用较少的改造成本提高原来的性能和系统优化。
结合共驱法兰的泵盖,可以实现双泵(三泵)共驱,有利于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为:1.配流轴本体,2.法兰螺杆安装孔,3.被动泵穿心驱动轴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铸造一体的配流轴本体(1)上设计有法兰螺杆安装孔(2)和被动泵穿心驱动轴安装孔(3)。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新结构配流轴为铸造整体结构,使用时,配合传动轴、泵盖、泵体部分的改进,可以实现双泵共驱,适应大型JB径向柱塞泵复杂液压系统的分级供油和压力调整要求.同时减小了安装空间,节省功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结构配流轴设计,包括1.被动泵穿心驱动轴安装孔(3)、2.SAE标准的安装法兰尺寸结构的法兰螺杆安装孔(2)。
新型配流轴设计,是利用增加的被动泵穿心驱动轴安装孔(3)通过穿心驱动轴连接到另一台同规格或规格较小的JB径向柱塞泵,实现整体供油的大流量要求.同时可以分别调整两台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适应整个系统的不同工况。
配流轴是由HT300铸件制成。并经过特殊的热处理,使得零件整体强度提高.增加了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成本。
工作时,液压油从入口进入泵体,经配配流轴上的低压配流孔吸入柱塞孔中,此时,柱塞与柱塞孔的行程由小到大完成吸油过程,当柱塞与柱塞孔的行程由大到小时,挤压液压油而形成高压油时,由经配配流轴上的低压配流孔,完成排油过程;配配流轴上有配流孔,其中低压区配流孔为柱塞吸油提供低压油,另外在高压区配流孔,当柱塞压油时,输出高压液压油。配配流轴的外表面沿轴向开有距离不等的环形槽和储油小孔为润滑提供储油,在转子高速运转时,转子和配配流轴间产生油膜,加上转子内孔特殊表面处理和V形槽缓慢释放高压,从而保证了转子和配配流轴正常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泽华源泵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泽华源泵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1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