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轨车作业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1257.1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宋自帅;黄腾飞;曹志国;王有虹;夏青顺;郦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瑞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42 | 分类号: | E01B29/4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陆明耀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轨车 作业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轨车作业平台,尤其涉及一种焊轨车作业平台的液压支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尤其是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无缝线路开始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无缝线路可以减小钢轨损伤,延长钢轨使用寿命,减少行车阻力,提高列车速度,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了保证无缝线路的焊接质量,焊接绝大部分在厂内完成,然而,受到运输安装的限制,厂内的铁轨无法做到无限长,在厂外铁轨布置现场的焊接由放置在焊轨车作业平台上的焊轨车完成。厂外焊接的质量会影响到无缝线路的整体质量。而厂外焊接的地形工况远没有厂内标准,尤其是在铁轨曲线处,为了降低离心力对行车的影响,铁轨两侧的高度不一样,因而,此处作业平台和焊轨车也都没有处于水平位置,对焊接安全,实际操作和焊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即使在铁轨平直段,作业平台和焊轨车自身的重量也会使待焊接的铁轨性质改变,影响焊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在铁轨曲线处高质量焊接的焊轨车作业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焊轨车作业平台,用于装载焊轨车,包括:主板,具有焊轨车安装部分;安装在主板下的两个轮对;还包括安装于主板的液压泵站;通过管路连接液压泵站的两个液压阀;四个液压支腿,对称的分别安装于主板的两侧,每个液压支腿包括一个支腿油缸;所述一个液压阀通过管路连接主板一侧的两个液压支腿的支腿油缸,另一个液压阀通过管路连接主板另一侧的两个液压支腿的支腿油缸。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支腿伸出后的最大长度大于轮对最低点到主板的距离,所述液压支腿缩短后的最小长度小于轮对最低点到主板的距离。
进一步的,主板包括纵向延伸的两个侧梁和横向延伸的两个端梁,所述两个液压阀分别安装在两个端梁的靠近侧梁处。
进一步的,所述四个液压支腿分别安装于主板的四个端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站安装于主板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站的开关与液压阀的开关相邻。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站包括油箱和油泵,所述油箱和油泵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站包括油箱和油泵,所述油箱和油泵分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腿油缸的安装方式为固定式或翻转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提供分别位于焊轨车作业平台两侧的液压支腿和两个独立的液压阀,方便地调整焊轨车作业平台的水平度,提高焊接的质量和稳定性;还可以将焊轨车作业平台整体托高离开铁轨,延长铁轨可自由拉升的距离,方便焊接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焊轨车作业平台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焊轨车作业平台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液压支腿系统原理图。
其中,
1 主板 6 液压阀
3 轮对 7 液压泵站
5 支腿油缸 11 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焊轨车作业平台具体为一个平板车,平板车具有一个主板1,主板1上具有焊轨车安装部分,用于将焊轨车安装到平板车上。主板1总体呈一个长方形,具有纵长方向延伸的两个侧梁和横向垂直延伸的两个端梁。平板车还包括两个轮对3,两个轮对3分别通过吊钩安装在主板1的底部的前部和后部。轮对3包括连接吊钩转向架和安装在转向架上的两个轮子。
主板1的两侧各安装有液压支腿,液压支腿可以伸缩,且每一侧的液压支腿是独立控制高度的,以调整平板车的高度和水平度。具体的,参见图3,液压支腿系统包括安装于主板1的液压泵站7;通过管路连接液压泵站7的两个液压阀6;四个液压支腿,对称的分别安装于主板1的两侧,每个液压支腿包括一个支腿油缸5;所述一个液压阀6通过管路连接主板1一侧的两个液压支腿的支腿油缸5,另一个液压阀6通过管路连接主板1另一侧的两个液压支腿的支腿油缸5。这样,通过分别调节两侧的液压阀6,则可以相互独立的调节两侧的液压支腿的高度,进而在不水平的铁轨上将平板车调整至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瑞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瑞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12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采血管
- 下一篇:一种磁性精准抽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