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组合直流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1457.7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8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蒋保太;蒋春岳;蒋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保太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H02K11/00;H02P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4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直流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电动车上的直流电动机,属于国际专利分类HO2K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较大型电动车所上使用的直流电动机,一般机型较大。就3千瓦以上的直流电动机而言,其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均持高不下。而与之相匹配的电路控制系统更是昂贵。这不但给降低电动车的制造成本带来难度,也会给其后的电系维修带来居高的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双组合直流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组合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并列联接的两个机壳—机壳A和机壳B,机壳A中有转子A,机壳B中有转子B;机壳A及转子A组成A组合,机壳B及转子B组成B组合;两机壳的联接处设有对接端盘,对接端盘上有对接螺孔,转子A与转子B通过中间的双用花键套联接;机壳A的前部有前端盖;机壳B的后部有后端盖,后端盖上有端盖孔;两个轴承同套装在双用花键套的外径上;转子B的前端有花键轴,花键轴由后端盖中间的后端盖孔穿出。
分别设有A控制器和B控制器对所述的A组合即机壳A及转子A、和B组合即机壳B及转子B进行电路控制。A控制器输出的正负极分别与A组合对应的正负两极相连接,A控制器的输入两极分别与电池组的正负两极相连接;A组合外壳上余留的两个极柱并联;B控制器的输出两极分别与B组合对应的正负两极相连接;B控制器的输入两极分别与电池组的正负两极相连接;B组合壳上余留的两个极柱并联;信号发生器上的线组并联到两控制器对应的插键。
本实用新型双组合直流电动机的优点,是可以极其有效地降低电动机及电路控制系统的生产成本,为用户节省了大笔的维修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组合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花键套及轴承的示意图;
图4为电控部分的示意图。
图中:1.机壳A,2.机壳B,3.前端盖,4.对接端盘,5.轴承,6.轴承,7.轴承,8.后端盖孔,9.后端盖,10.端盖孔,11.对接螺孔,12.花键轴,13.双用花键套,14.转子A,15.转子B,16.轴承,17.轴径,18.转子整流器,19.花键轴,20.花键轴,21.信号发生器,22.电池组,23.B控制器,24.A控制器,25.A组合,26.B组合,27.线组,28.正负极,29.A控制器输入极,30.控制器的输出极,31.B控制器的输入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双组合直流电动机包括并列联接的两个机壳,即机壳A 1和机壳B 2,机壳A 1中有转子A 14,机壳B 2中有转子B 15,两机壳的联接处设有对接端盘4,对接端盘4上有对接螺孔11。转子A 14与转子B 15通过中间的双用花键套13联接;转子A 14前端有转子整流器18,机壳A 1的前部有前端盖3;机壳B 2后部有后端盖9,后端盖9上有端盖孔10。两个轴承6同套装在双用花键套13的外径上、置入机壳A1和机壳B2之间的轴承孔里,通过A/B两组机壳的对接螺孔11、由螺栓将两机壳、轴承孔6及双用花键套13一并压装在两机壳之间。转子A14后端的花键轴19插装双用花键套13,转子整流器18前端的轴径17用轴承5活装在机壳A1的前端盖3内。转子B15的整流器16前端的花键轴20插装在两机壳之间的双用花键套13内。转子B后端的花键轴12用轴承7活装在机壳B端盖9(即后端盖9)的轴承孔内。其花键轴12自后端盖9上的后端盖孔8穿出,用以接合电车的变速箱或传动机构。这样,转子A14和转子B15通过中间的双用花键套13连接起来。当电动机启动后,两转子的动力即由转子B15后端的花键轴12输出。参见图4,A控制器24输出的正负极28分别与A组合25对应的正负两极相连接,A控制器24的输入两极29分别与电池组22的正负两极相连接;A组合25外壳上余留的两个极柱并联。B控制器23的输出两极30分别与B组合26对应的正负两极相连接;B控制器23的输入两极31分别与电池组22的正负两极相连接;B组合26壳上余留的两个极柱并联;信号发生器21上的线组27并联到两控制器对应的插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保太,未经蒋保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14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铧犁深浅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两线制信号传输的电子门铃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