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1679.9 | 申请日: | 201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0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弟;张静;林光强;张培;王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H01H7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包括并列设置的漏电模块和断路器模块,漏电断路器的火线和零线均要穿过零序互感器,零序互感器通常是设置在漏电断路器的漏电模块内,而连接在断路器模块内的火线要穿过零序互感器就需要将断路器模块内的火线从漏电断路器外部绕到漏电模块,穿过漏电模块内的零序互感器,线路的走线长度较长,在断路器模块和漏电模块内的走线也比较复杂,又为了保护外部引线,还需要在外部加装一个引线罩,增大了漏断断路器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断路器模块和漏电模块,漏电模块内设置有零序互感器,断路器模块和漏电模块之间设置有模块隔板,断路器模块包括线圈、双金属片、火线接线端子组和零线接线端子组,零线接线端子组包括零线接线端子,设置在模块隔板朝向断路器模块一侧的两端,火线接线端子组包括火线接线端子,设置在断路器模块对应零线接线端子组的一侧,火线接线端子组和零线接线端子组之间形成接线隔板,双金属片设置在接线隔板朝向火线接线端子一侧,与火线接线端子连接,线圈设置在接线隔板上端,双金属片一端连接有火线编织线,火线编织线穿过零序互感器与线圈连接,零线接线端子上连接有零线编织线,零线编织线穿过零序互感器与连接动触头的连接板连接,模块隔板上对应零线接线端子形成一个零线接线孔,零线接线端子向零线接线孔延伸并穿过零线接线孔,模块隔板上对应连接板位置形成一个零线通孔,零线编织线一端连接零线接线端子,另一端穿过零序互感器和零线通孔与连接板连接,模块隔板上对应双金属片和线圈位置分别形成一个双金通孔和火线通孔,火线编织线一端连接在双金属片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双金通孔、零序互感器、火线通孔与线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断路器中的火线通过断路器模块和漏电模块之间的通孔实现与零序互感器的连接,不用通过外部绕线,使漏电断路器更加紧凑、小巧。
所述接线隔板上朝向零线通孔位置形成一个凸起的盖板。盖板能盖住零线通孔,保证通孔内出来的零线编制线不会与火线编织线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内的断路器模块2和漏电模块3,漏电模块3内设置有零序互感器31,断路器模块2和漏电模块3之间设置有模块隔板11,断路器模块包括线圈21、双金属片22、火线接线端子组和零线接线端子组,零线接线端子组包括零线接线端子24,设置在模块隔板11朝向断路器模块2一侧的两端,火线接线端子组包括火线接线端子23,设置在断路器模块2对应零线接线端子组的一侧,火线接线端子组和零线接线端子组之间形成接线隔板12,双金属片22设置在接线隔板12朝向火线接线端子一侧,通过编织线与火线接线端子23连接,线圈21设置在接线隔板12上端,模块隔板11上对应零线接线端子24形成一个零线接线孔13,零线接线端子24向零线接线孔13延伸并穿过零线接线孔13,模块隔板11上对应连接板位置形成一个零线通孔14,接线隔板12上朝向零线通孔14位置形成一个凸起的盖板15,零线编织线25一端连接零线接线端子24,另一端穿过零序互感器31和零线通孔14与连接板26连接,模块隔板11上对应双金属片22和线圈21位置分别形成一个双金通孔16和火线通孔17,火线编织线27一端连接在双金属片22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双金通孔16、零序互感器31、火线通孔17与线圈2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1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