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机的飞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2401.3 | 申请日: | 201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9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松;谢兴军;江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4 | 分类号: | B30B1/14;B30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机 飞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的飞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离合器不工作时能手动驱动曲轴的飞轮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普通压力机解决卡模的方法有液压放松、金属保险块切割和切割模具导柱的方法进行解决。液压放松是在滑块内部设置一个液压缸,活塞具有一定的行程,当发生卡模时,将油压卸荷,滑块上升,解决卡模故障后,再将油泵工作,是油压达到工作压力,进行正常使用。金属保险块切割是指将滑块内部金属保险块切割成碎块,取出,此时模具卡模力消失,自然就解除的卡模的故障。之后将新的金属保险块置于滑块内部,重新止常工作。切割模具导柱是指将模具导柱切割断开,解除上下模的导向和固定约束,解决卡模现象。上述三种方法要么结构麻烦,费用昂贵;要么进行结构破坏,经济损失较大,并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安全、可靠、低成本低解决卡模问题的压力机的飞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压力机机身上设有曲轴,曲轴从机身侧面伸出机身,曲轴的伸出段上依次设置有飞轮、离合器,所述飞轮利用飞轮外侧的离合器与曲轴形成动力传输连接,在飞轮内侧设有飞轮拨杆,所述飞轮拨杆由轴套和从轴套端面沿轴套径向伸出的一对拨叉构成,轴套与所述曲轴通过键连接,飞轮通过轴承连接在轴套上;所述飞轮的轮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轴向的通孔,使得在所述通孔中穿设销杆并伸出飞轮内侧端面后,销杆能对所述飞轮拨杆相对于飞轮转动时起阻碍作用。
所述拨叉的侧面对应所述通孔在飞轮上设置的圆周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销杆适配的凹槽。
在所述飞轮的外圆上设置若干攀车孔。
本实用新型在飞轮与曲轴之间又设置了一“手动离合器”,正常情况下,它相当于曲轴的一部分,与曲轴同步运动。在特殊情况下,如卡模时,压力机离合器不能工作,必须停车。要解决卡模问题,必须使滑块上行,在卡模力较大时,需要冲击惯量形成的冲击力使滑块逐步上行。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通过飞轮上的通孔,伸入一销杆,销杆伸出飞轮内端面,可对拨杆运动形成阻碍后,开始攀动飞轮,飞轮转动一定角度后,伸出的对拨杆运动有阻碍作用的销杆“反向”撞击、驱动拨杆,再由拨杆将驱动力传输至曲轴-滑块,最终实现滑块上行,从而解决卡模问题。本实用新型构思精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性、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机身,2是飞轮拨杆,21是凹槽,22是轴套,3是键,4是曲轴,5是离合器,6是飞轮,61是攀车孔,62是通孔,620是销杆;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中23是拨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所述压力机机身1上设有曲轴4,曲轴4从机身1侧面伸出机身1,曲轴4的伸出段上依次设置有飞轮6、离合器5,所述飞轮6利用飞轮6外侧的离合器5与曲轴4形成动力传输连接,在飞轮6内侧设有飞轮拨杆2,所述飞轮拨杆2由轴套22和从轴套22端面沿轴套22径向伸出的一对拨叉23构成,轴套22与所述曲轴4通过键3连接,飞轮6通过轴承连接在轴套22上;所述飞轮6的轮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轴向的通孔62,使得在所述通孔62中穿设销杆620并伸出飞轮6内侧端面后,销杆620能对所述飞轮拨杆2相对于飞轮6转动时起阻碍作用。
所述拨叉23的侧面对应所述通孔62在飞轮6上设置的圆周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销杆620适配的凹槽21。
在所述飞轮6的外圆上设置若干攀车孔61。
应用本实用新型例:当模具发生卡模故障时(卡模就是上、下模具不能脱开),压力机不能自行解决。此时将销杆620插入飞轮6的通孔62中,解除离合-制动器(本实用新型中的离合器5)对曲轴4传动的限制,再用一根圆钢插入飞轮6上的手动攀车孔61,转动飞轮6,依靠飞轮6近半圈的转动能量来撞击曲轴4上的飞轮拨杆2,由于拨杆2与曲轴4是用传动键3进行联接并保持固定的相对位置,所以每次的撞击均能减缓卡模的程度,经过多次撞击后进而使模具脱开,卡模故障得到彻底解决。
通孔62的设置可以设置为一对,这样作用力比较平均,转动幅度也能达到半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2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资源调度方法及基站
- 下一篇:蓝牙连接的管理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