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弧压送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2410.2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3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坤;陈懋龙;李毅;杨朔;郑丽丰;钱颖杰;张伟;李伟;刘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宏孚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33 | 分类号: | B23K9/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弧压送丝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输送各种型号焊丝的便携式弧压送丝机。
[背景技术]
随着焊接技术在当今工业生产尤其是我国汽车以及航天企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焊接效率及焊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送丝机的自动化也迫在眉睫。在送丝机中,有一部性能优良的送丝机机构是极其重要的,送丝的稳定性、送丝精度及送丝与焊接电弧的配合大大的影响着焊缝的性能,在熔化极电弧焊中,送丝不稳定会引起焊接参数波动、电弧状态及焊丝金属的融化和过渡的过程中出现较多缺陷;而且在熔化极电弧焊中,送丝不稳定会影响焊缝成形,容易产生缺陷。这两种情况都会直接导致焊弧和焊接多孔性的不稳定,从而影响焊接质量。送丝机的电流通断控制装置的选择及其性能对送丝和焊丝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电流通断控制装置有如下两种方式:
一种是手动开关装置,该种开关系统不能运行于自动工作模式,只能在人工干预的前提下方能正常工作,不适合实时控制过程。
另外一种是半导体开关装置:基于可关断半导体开关器件(比如:GTO(可关断晶体管)、SCR(可控硅)、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OSFET(场效应管)等),此方案可以很好的满足实时控制过程,但需要良好的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强制冷却通风),同时需要设计独立的门极驱动控制电路。电路相对复杂,而且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弧压送丝机,其具有设置简单、操作方便、送丝稳定、焊接质量好、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弧压送丝机,包括:送丝机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二次电流通断控制模块,该二次电流通断控制模块通过单极直流接触器控制送丝机构进行通电工作,当该接触器中的线圈得电时接触器的触点 闭合使送丝机构通电开始送丝工作;当该接触器中的线圈失电时接触器的触点断开使送丝机构断电停止送丝工作。
所述单极直流接触器采用直动式、双断点触点动作机构。
所述送丝机构包括印刷绕组电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单极直流接触器,其具有直动式、双断点触点动作机构;本实用新型可自然灭弧,且体积小、重量轻、低功耗、高可靠性、控制简单、无须独立散热部件,很好的满足了系统实时控制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弧压送丝机的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压控制模块中的电压闭环反馈运算电路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调速及焊接时序控制模块中逻辑电路的反馈信号处理电路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调速及焊接时序控制模块中逻辑电路的给定信号处理电路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调速及焊接时序控制模块实现的焊枪开关时序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调速及焊接时序控制模块实现的印刷绕组电机的电流输出时序示意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调速及焊接时序控制模块实现的保护气体时序示意图;
图4d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调速及焊接时序控制模块实现的送丝速度时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用户调节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携式弧压送丝机,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弧压送丝机,如图1所示,包括送丝机构1、控制系统5,所述控制系统5包括二次电流通断控制模块51,该二次电流通断控制模块51通过单极直流接触器控制送丝机构1进行通电工作,当该接触器中的线圈得电时接触器的触点闭合使送丝机构1通电开始送丝工作;当该接触器中的线圈失电时接触器的触点断开使送丝机构1断电停止送丝工作。单极直流接触器可采用天水213机床电器厂生产的型号为GSZ2-400S的单极直流接触器或江苏路通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XZJB-400S/1201的单极直流接触器。所述送丝机构1的电机采用印刷绕组电机11,印刷绕组电机11结合减速箱12、焊枪13的传动装置(图未示)用于输送焊丝。该印刷绕组电机11的转子质量较轻;动态响应快,转动惯量小;所控制的灵敏度高,机电时间常数一般在50ms左右;碳刷在平面换向,使用寿命较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宏孚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宏孚瑞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2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