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万能式无触点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3782.7 | 申请日: | 2010-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6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戴隆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机床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45 | 分类号: | H03K17/945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万能 触点 开关 | ||
1.新型万能式无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3),控制模块(3)与电源模块(4)相连,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触发模块(9)、触发模块续流保护模块(8),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脉冲开关模块(7)、脉冲开关模块续流保护模块(5),所述的脉冲开关模块(7)的输出端与负载继电器模块(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万能式无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3)上连接设置开机清零模块(1)和开机延时模块(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万能式无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3)采用74LS374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万能式无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4)采用7805芯片,电源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电源VCC,电源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3)的20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万能式无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模块(9)由按键AN1-AN8组成,按键AN1-AN8的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D0-D7,按键AN1-AN8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模块(3)的20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万能式无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模块续流保护模块(8)由二极管VD1-VD8和二极管VD9-VD16组成,二极管VD1-VD8的负极通过电容C1连接控制模块(3)的1脚,二极管VD1-VD8的正极分别连接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D7-D0,二极管VD9-VD16的负极连接控制模块(3)的11脚,二极管VD9-VD16的正极分别连接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D7-D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万能式无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开关模块(7)由电阻R1-R8和三极管BG1-BG8组成,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Q0-Q7分别通过电阻R1-R8与三极管BG1-BG8的基极相连,三极管BG1-BG8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BG1-BG8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负载继电器模块(6)的继电器J1-J8的一端和二极管VD25-VD32的正极,继电器J1-J8的另一端和二极管VD25-VD3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源VCC。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万能式无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机延时模块(2)由按键AN9、电阻R10、电阻R9、电容C2、三极管BG9、二极管VD33和继电器J9组成,按键AN9一端连接控制模块(3)的20脚,按键AN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电阻R9、电容C2的一端和控制模块(3)的1脚,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BG9的基极,三极管BG9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BG9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VD33的正极和继电器J9的一端,二极管VD33的负极通过开机清零模块(1)的电容C3和电阻R19连接继电器J9的另一端和二极管VD8的负极,二极管VD33的负极连接控制模块(3)的11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机床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机床电气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37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FPGA搭建的增强型串口
- 下一篇:一种毫米波单片集成功率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