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损耗高稳相柔软射频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3794.X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3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印少卿;索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帝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3/06 | 分类号: | H01P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1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损耗 高稳相 柔软 射频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射频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电讯传输制造过程中,高频电信号同轴传输电缆主要结构一般是采用:
1、单线内导体+半空气(PE)绝缘+裸铜线编织形式;
2、绞线内导体+半空气(PE)绝缘+镀银(锡)铜线编织;
3、单线内导体+实芯(PTFE)绝缘+镀银扁铜线编织;
4、整体铜管半硬结构;
5、氩弧焊皱纹铜管结构。
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目前电信领域所需要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对电缆的损耗要求越来越小,屏蔽要求越来越高,相位稳定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这些高频同轴传输线的结构已无法满足发展需要,且在巨大温差条件下,一般的电缆也无法满足工作环境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屏蔽性能差,相位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低损耗高稳相柔软射频电缆,使其屏蔽性能好,相位稳定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损耗高稳相柔软射频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层,所述绝缘层为高发泡度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绝缘层绕包于内导体表面;所述外导体包括镀银铜带层、镀银铜扁线编织层和镀银单铜线编织层,所述镀银铜带层绕包于绝缘层外,镀银铜扁线编织层包覆在镀银铜带层外表面,镀银单铜线编织层包覆在镀银铜扁线编织层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内导体表面的高发泡度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构成的绝缘层、外导体中的镀银铜带层可采用同步绕包工艺生产,使得电缆的位移相位更加稳定,产品性能可靠;在温度变化时,内导体与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绝缘层温度相位成反比,有相互补偿的作用,从而使得电缆整体相位稳定性好;镀银铜带层绕包,使外导体的柔软性比较好,镀银铜扁线编织层和镀银单铜线编织层组成的双层编织层能增强电缆结构的稳定性,便于电缆的弯曲,使电缆更柔软,机械相位稳定性能更好,同时多层的编织更使得电缆整体屏蔽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增强;该电缆具有传输衰减小,弯曲柔软性好,屏蔽性能好,相位稳定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高稳相要求、高频的电讯传输过程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内导体为若干绞合的镀银铜线。绞合的镀银铜线可以加工得非常柔软,可保证电缆抗拉、柔软。
为使得在电缆在巨大温差条件下也能保持良好弯曲性能,所述护套层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该方案提高了电缆位移和温度相位的稳定性,聚氨酯材料还可方便地将电缆表面加工得光洁光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导体,2绝缘层,3镀银铜带层,4镀银铜扁线编织层,5镀银单铜线编织层,6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低损耗高稳相柔软射频电缆,其结构由内向外依次由同轴设置的内导体1、绝缘层2、外导体和护套层6组成,内导体1由若干绞合的镀银铜线构成,绝缘层2为高发泡度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绝缘层2绕包于内导体1的表面,外导体包括镀银铜带层3、镀银铜扁线编织层4和镀银单铜线编织层5,镀银铜带层3绕包于绝缘层2外,镀银铜扁线编织层4包覆在镀银铜带层3的外表面,镀银单铜线编织层5包覆在镀银铜扁线编织层4外侧,护套层6由聚氨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不悖离上述技术思想的基础上,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更多的变形及修改,这些变形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帝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帝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37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频低损耗射频同轴电缆
- 下一篇:新型镍氢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