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化智能真空环网柜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3821.3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9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万成;戚华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帝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00 | 分类号: | H02B1/00;H02B1/04;H01H33/66;H01H31/10;H01H9/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1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化 智能 真空 环网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电气控制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网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小型真空环网柜,其专利号为ZL200720036344.3,其结构主要包括柜体内设置的真空开关、隔离开关、圆形主母线和出线绝缘座,所述真空开关由真空灭弧室、真空开关操作机构和绝缘拉杆构成,真空开关操作机构与绝缘拉杆联动,绝缘拉杆下端与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相连;所述隔离开关由母线触头、隔离触头、隔离触头、接地触头、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和动触头构成,隔离触头上端与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相连,隔离触头下端与隔离触头中部相连,隔离触头一端与动触头相铰接,隔离触头另一端分别与母线触头和接地触头相对应,母线触头与圆形主母线连接;隔离开关操作机构与真空开关操作机构相联锁,柜体内设有上部开口的中空绝缘室,隔离开关操作机构与真空开关操作机构固定在绝缘室上侧,真空开关和隔离开关的其余部件均设置在绝缘室内,所述隔离开关的动触头固定在绝缘室内侧,动触头与真空灭弧室动端在绝缘室内经导电材料软连接;出线绝缘座伸入绝缘室内与真空灭弧室下端的静端相连。该装置使用时,可根据圆形主母线的相数设置若干绝缘室,当隔离开关在合闸位置时,真空开关合闸,主回路接通,此时由于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和真空开关操作机构的联锁作用,使隔离开关不能打开,只有当真空开关分闸后,隔离开关才能打开,隔离开关打开后,隔离触头与接地触头接通,此时可以合真空开关,主回路经出线绝缘座、真空开关、隔离触头、接地触头实现接地。在上述工作过程中,绝缘室将各相对应的隔离开关和真空开关的带电工作部件相隔离,提高了绝缘等级,由于隔离开关操作机构采用的是回转方式将隔离触头和母线触头相分离,需要有一定的回转运动的空间,导致环网柜的体积较大,尤其是对于小型环网柜而言,尚有进一步缩小体积的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智能真空环网柜,使其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化智能真空环网柜,包括柜体内设置的真空开关、隔离开关和出线绝缘座,所述真空开关包括真空灭弧室、真空开关操作机构和绝缘拉杆,真空开关操作机构与绝缘拉杆传动连接,绝缘拉杆下端与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相连;出线绝缘座设置在真空灭弧室的静端;所述隔离开关包括母线触头、隔离触头、接地触头、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和动触头,隔离开关操作机构与真空开关操作机构相联锁,动触头与真空灭弧室动端电连接;所述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直线传动连接有联动绝缘杆,隔离触头设置在联动绝缘杆端部,隔离触头位置分别与母线触头和接地触头相对应;动触头和隔离触头之间经软导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中,当隔离开关在合闸位置时,真空开关合闸,主回路接通,此时由于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和真空开关操作机构的联锁作用,使隔离开关不能打开,只有当真空开关分闸后,隔离开关才能打开,隔离开关打开后,隔离触头与接地触头接通,此时可以合真空开关,主回路经真空开关、隔离触头、接地触头实现接地。合闸时,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先动作,然后,真空开关方可动作;分闸时,真空开关先动作,灭弧室灭弧后,隔离开关才可以动作,上述联锁动作,以确保安全。上述工作过程中,联动绝缘杆直线运动,减小了操作空间,使真空环网柜的体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进一步缩小尺寸,使结构更加紧凑,减少柜体用料,降低了成本,该技术方案使环网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小型化。
为提高绝缘效果,柜体内设有上部开口的中空绝缘室,隔离开关操作机构与真空开关操作机构固定在绝缘室上侧,真空开关和隔离开关的其余部件设置在绝缘室内。真空绝缘室可根据母线的相数一一对应设置多组,以达到更好的绝缘效果。
为保证母线触头和动触头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所述联动绝缘杆下端呈“L”形折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隔离开关操作机构,2联动绝缘杆,3,隔离触头,4母线触头,5出线绝缘室,6出线绝缘座,7柜体,8真空灭弧室,9动触头,10动端,11绝缘拉杆,12接地触头,13真空开关操作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帝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帝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38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