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频低损耗射频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3852.9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3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印少卿;虞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帝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3/06 | 分类号: | H01P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1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频 损耗 射频 同轴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射频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电讯传输制造过程中,高频电信号同轴传输电缆主要结构一般是采用:
1、单线内导体+半空气(PE)绝缘+裸铜线编织形式;
2、绞线内导体+半空气(PE)绝缘+镀银(锡)铜线编织;
3、单线内导体+实芯(PTFE)绝缘+镀银扁铜线编织;
4、整体铜管半硬结构;
5、氩弧焊皱纹铜管结构。
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目前电信领域所需要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对电缆的损耗要求越来越小,屏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这些高频同轴传输线的结构已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电缆屏蔽性能差、传输损耗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高频低损耗射频同轴电缆,使其屏蔽性能好、传输损耗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超高频低损耗射频同轴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层,所述绝缘层包括外表层、内表层和发泡层,所述发泡层设置在外表层和内表层之间,所述绝缘层挤包在内导体表面;所述外导体包括铝带层和镀锡铜线编织层,铝带层为双层纵包的铝塑复合带组成,镀锡铜线编织层包覆在铝带层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绝缘层采用外表层、内表层和发泡层的三层结构,将发泡层设置在外表层和内表层之间,外表层、内表层和发泡层均由绝缘材料制成,绝缘层挤包在内导体表面,绝缘性好,可减小电缆的传输损耗,保证了电缆的高速性能,同时可减轻电缆重量,电容可达78pF,电缆电压驻波比低,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采用两层铝塑复合带纵包组成的铝带层,铝塑复合带的两层铝基相互补偿,使得电缆屏蔽性好,同时使电缆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整体镀锡铜线编织层能增加电缆结构的稳定性,更便于电缆的弯曲,使电缆更柔软。该电缆适用于高频电讯线号传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内导体为单根铜包铝线,可降低电缆的生产成本,同时表面光滑的铜材设置在铝线外,可使RF阻抗稳定。
因聚乙烯材料具有抗紫外线和恶劣天气的优点,为提高电缆的抗老化性能,所述护套层可由聚乙烯材料制成,可提高传输功率,且表面光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护套层,2镀锡铜线编织层,3铝带层,4绝缘层,401外表层,402发泡层,403内表层,5内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超高频低损耗射频同轴电缆,其由内向外依次由同轴的内导体5、绝缘层4、外导体和护套层1构成,绝缘层4由外表层401、内表层403和发泡层402组成,发泡层402设置在外表层401和内表层403之间,绝缘层4挤包在内导体5表面;外导体包括铝带层3和镀锡铜线编织层2,铝带层3为双层纵包的铝塑复合带构成,镀锡铜线编织层2包覆在铝带层3外表面。内导体5由单根铜包铝线组成;护套层1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内导体还可以由单根镀锡铜线构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不悖离上述技术思想的基础上,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更多的变形及修改,这些变形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帝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帝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38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站天线
- 下一篇:低损耗高稳相柔软射频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