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盘驱动器用装配转轴的固定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4296.7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8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章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密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5/84 | 分类号: | G11B5/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 驱动 器用 装配 转轴 固定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转轴的固定夹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硬盘驱动器中的装配转轴的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图1为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转轴1为一种用于控制硬盘驱动臂开关的类似转动臂之类的塑料工件,其具有一长头11和一短头12,其中短头12的直径小于长头11的直径,在连接处形成台阶,使硬盘驱动臂围绕转轴进行转动,且转轴1通过真空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夹具上通过机器的夹具装置把转轴安装到产品底板上,并可以通过调整夹具对其x方向、y方向及高度方向的正确位置的调整。
图2为传统的硬盘驱动器用装配转轴的固定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传统的硬盘驱动器用装配转轴的固定夹具包括夹具本体2、抽真空通道5和转轴的存放型腔,其中,夹具本体2固定在抽真空装置3上,真空装置3上的真空吸口4与抽真空通道5对接,而抽真空通道5则与转轴的存放型腔对接,且抽真空通道5通向转轴的存放型腔的中部。
上述的传统的硬盘驱动器用装配转轴的固定夹具是通过真空吸附将工件转轴固定的,而在固定夹具的工作过程中,我们知道,转轴由于其自身比较小,操作者在放工件时,很容易将工件放反,在放反的情况下,固定夹具或者抽真空装置3是检测不出来了,因此,很容易造成工件的损坏,同时也会损坏固定夹具本身,对生产、维修和产品的质量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工件及固定夹具本身损坏的硬盘驱动器用装配转轴的固定夹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硬盘驱动器用装配转轴的固定夹具,包括夹具本体、抽真空通道和转轴的存放型腔,其中,夹具本体固定在抽真空装置上,真空装置上的真空吸口与抽真空通道对接,而抽真空通道则与转轴的存放型腔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真空通道通过一π形分支与转轴的存放型腔的两端接通,且在转轴的存放型腔的左右两侧还开有通气孔。
上述的硬盘驱动器用装配转轴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孔距转轴的存放型腔顶端的距离小于转轴短头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工件长头与短头的直径形成的台阶,在转轴的存放型腔的左右两侧开通气孔,当工件放反时,固定夹具的真空负压无法吸住工件,从而有效避免了工件放错的事故的发生,防止了工件和固定夹具本身的损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维修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硬盘驱动器用转轴的固定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转轴 11、长头 12、短头
2、夹具本体 3、抽真空装置 4、真空吸口
5、抽真空通道 6、π形分支 7、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硬盘驱动器用装配转轴的固定夹具,包括夹具本体2、抽真空通道5和转轴的存放型腔,其中,夹具本体2固定在抽真空装置3上,真空装置3上的真空吸口4与抽真空通道5对接,而抽真空通道5则与转轴的存放型腔对接,且抽真空通道5通过一π形分支6与转轴的存放型腔的两端接通,且在转轴的存放型腔的左右两侧还开有通气孔7,通气孔7距转轴的存放型腔顶端的距离小于转轴短头12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抽真空装置3通过真空吸口4以及抽真空通道5和其π形分支6将转轴的存放型腔抽真空,从而将转轴1抽到转轴的存放型腔中,进而对转轴1进行固定,当工件转轴1正确安装时,即转轴1的长头11位于转轴的存放型腔的顶端时,工件本身将转轴的存放型腔两侧的通气孔7关闭,工作设备运行正常,而当工件被放反时,即转轴1的短头12位于转轴的存放型腔的顶端时,抽真空通道5的π形分支6通过短头12与转轴的存放型腔的空隙与通气孔7连通,即通气孔7处于常开状态,固定夹具的真空负压就无法吸住工件,有效地避免了放反工件的事故发生,提供了生产的产能和产品的质量。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密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微密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4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加速度感应的音乐播放器
- 下一篇:微缝板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