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卫浴集成吊顶智能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4794.1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0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丁红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红祥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4011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浴 集成 吊顶 智能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卫浴集成吊顶智能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实现卫浴集成整体吊顶热风取暖元件、红外线取暖元件、照明元件和换气/凉风电机的智能化控制的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卫浴用集成整体吊顶由安装在卫浴间房间顶部龙骨上的热风取暖元件、红外线取暖元件、照明灯、换气/凉风电机、装饰元件和安装在房间下方墙面上的机械结构控制开关组合而成,用电线将集成吊顶热风取暖元件,红外线取暖元件、照明灯、换气/凉风电机与机械结构控制开关实施电连接,控制集成整体吊顶热风取暖元件,红外线取暖元件的关闭/开启和开启后低温输出,高温输出二级取暖功率调节及照明灯、换气/凉风电机电路的接通/断开,实现红外线取暖、热风取暖、照明、凉风、换气和装饰的作用。
但是,公知的集成整体吊顶用机械结构控制开关开启红外线取暖元件时,红外线取暖元件-大功率远红外线灯存在通电开启/关闭瞬间光线突变,刺激人眼,使用者不适应光线的突变,短时视物不舒适的不足,不符合人性化需求;同时红外线灯通电开启瞬间灯丝处于冷态,电阻小,瞬间冲击电流大,易损坏红外线灯;用机械结构控制开关关闭热风取暖时,风机与电发热元件同时断开供电回路,风机停止送风,但电发热元件因余热仍处与高温状态下,送风停止后不能得到及时冷却,即不安全又影响电发热元件工作寿命;尤其是公知的集成整体吊顶热风取暖、红外线取暖只具备关闭/开启和开启后低温输出、高温输出二级功率调节,不能对取暖温度进行精细平滑调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卫浴集成吊顶的智能控制器,该智能控制器采用轻触式按键控制,实现了热风取暖的多级功率调控及延时控制;同时还实现了红外线取暖的平滑功率调控和延时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路线是:
卫浴集成吊顶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一个控制热风取暖元件、红外线取暖元件、照明元件、换气元件运行的单片机,及连接受控于该单片机的功率调节元件。
所述功率调节元件由红外线取暖功率调节器和热风取暖功率调节器组成。
所述红外线取暖功率调节器受单片机控制,内含双向可控硅,实现对红外线取暖元件的软启闭。
所述红外线取暖功率调节器包含安全开关。
所述安全开关内含继电器。
所述热风取暖功率调节器受单片机控制,包含三个并联的继电器,实现热风取暖的四档功率控制。
所述三个并联的继电器电联接方式为:第一继电器串联两个并联的暖风发热件,第二继电器串联一个暖风发热件,第三继电器串联一个暖风发热件。
所述智能控制器由两块电路板组成,第一电路板包含市电隔离降压变换电路单元、输出接口电路电源和输出接口电路单元,第二电路板包含单片机、直流稳压电源、交流市电过零点信号检出电路单元、功能按键指令信号电路单元和工作状态显示电路单元。
所述智能控制器采用轻触式开关实现热风取暖元件、红外线取暖元件、照明元件、换气元件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轻触式按键控制热风取暖元件、红外线取暖元件、照明灯、换气/凉风电机的开启/关闭,以及取暖功率的调节。平面化控制面板的表面贴覆印有操作功能标示符的PVC装饰膜,操作简便易懂。
2、用液晶图形点阵显示模块指示当前工作状态和热风取暖、红外线取暖当前的输出功率,增强了控制面板直观性和美观度。
3、红外线取暖功率在0%~100%范围内数字化平滑调节、热风取暖功率以25%,50%,75%,100%四档调节的方式,与传统的相对高、低温调节方式相比,在将取暖温度调节至最佳温度需求的同时,能显著地节省热风取暖和红外线取暖元件的耗用电量。
4、红外线取暖元件-大功率远红外线灯的软启动/软关闭,消除了机械开关启闭红外线灯时瞬间的光线突变引发的人眼视物不清,以及开关机冲击电流大易损坏红外线灯的缺陷。
5、热风取暖关闭时采用风机延时三十秒再关闭的方式,消除了电发热元件不能及时散热冷却的缺陷,延长了电发热元件工作寿命。
6、印刷电路板PCB1安装在卫浴间集成整体吊顶顶部龙骨上,印刷电路板PCB2安装在房间下方墙面上,用十芯小截面信号电线实施电连接的安装方法减少了原有安装方式大截面电线用量,节省了电线用铜量。
7、PCB1、PCB2用继电器和光电藕合器实现与其他电路部份的电隔离,其中,PCB2电路与市电隔离,电压低于15伏,符合潮湿环境下的电器安全电压等级要求标准,能避免潮湿环境下因控制面板漏电造成的人体触电事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红祥,未经丁红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4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