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化吸收式制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5279.5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9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任秀宏;马爱华;周西文;王雨;谈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5/02 | 分类号: | F25B15/02;F25B15/04;F25B4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化 吸收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机,尤其涉及一种低品位能源热源驱动的小型化吸收式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氨水吸收制冷机采用氨为制冷工质,具有节能和环保优点,为了提高效率,还存在使用喷射器的氨水吸收制冷机,喷射器是一种常用于混合工作流体和引射流体以获得一股居中压力的混合流体的装置,如中国专利CN 101776346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中,就采用带有喷嘴和引射口的的喷射器来混合作为工作流体的稀氨水溶液和作为引射流体的氨蒸汽,但是此类氨水吸收制冷机由于喷射流量有限,吸收效果仍有待提高。另外,现有的氨水吸收制冷机存在机组风冷化困难、需要发生温度较高的缺点,这就大大限制了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对低温热源的有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依靠风冷方式排热的小型化吸收式制冷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一种小型化吸收式制冷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吸收器、溶液泵、喷射器,所述发生器具有底部的稀溶液出口、中部的浓溶液进口、顶部的蒸汽出口和其内设的加热器,所述喷射器具有工作流体入口、引射气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吸收器具有溶液进、出口,所述喷射器的流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器的溶液入口连通,所述发生器顶端的蒸汽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串接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后接入引射器的引射气体入口,所述发生器的稀溶液出口通过管道与喷射器的工作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吸收器的溶液出口经溶液泵及管道与发生器的浓溶液进口相连,所述发生器顶部设有风冷式热管冷却器,风冷式热管冷却器包括多根一端插设于发生器内、另一端从发生器的顶部伸出的热管体、与热管体的伸出发生器外的部分对应的风机;还包括冷却用的第一、二风冷式冷却器,所述发生器内于浓溶液进口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一溶液换热器,所述吸收器中设有第二溶液换热器,所述发生器的稀溶液出口通过管道串接第一溶液换热器、第一风冷式冷却器、第二溶液换热器,然后接入喷射器的工作流体入口;所述喷射器的流体出口通过管道串接第二风冷式冷却器,然后接入吸收器的溶液入口。
所述风冷式热管冷却器为风冷式脉动热管,风冷式脉动热管采用脉动热管体。
所述溶液泵出口与发生器的浓溶液进口之间的相连管道上设有分支管路,该分支管路经溶液调节阀与所述第一溶液换热器出口所连的管道汇合后接入第一风冷换热器的入口。
所述加热器为太阳能集热器、地下水循环换热器、工业废水换热器或燃油加热器、燃气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益处是有效利用低品位能源,利用风冷翅片脉动热管提纯氨蒸汽和排除精馏热,利用稀溶液带走吸收器内的吸收热,通过吸收器、喷射器和各个风冷式冷却器联合强化溶液吸收效果,提高机组制冷效率,有利于缩小机组体积,采取风冷方式排出精馏热、吸收热和冷凝热实现机组风冷化,它实现低品位能源高效利用,具有稳定可靠运行、高效节能和较低运行费用等优点。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喷射器的工作流体为来自发生器的高压稀溶液和来自溶液泵的高压浓溶液所组成混合溶液,通过增加工作流体流量提高吸收压力和增强溶液的吸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化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发生器,2、冷凝器,3、回热器,4、节流部件,5、蒸发器,6、吸收器,7、溶液泵,8、溶液控制阀,9,第一风冷式冷却器,10、第一溶液换热器,11、第二溶液换热器,12、风冷式脉动热管,13、填料层,14、喷射器,15、第二风冷式冷却器 16、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52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