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深度冷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6014.7 | 申请日: | 201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4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谈莹莹;肖轶;王雨;崔晓龙;马爱华;任秀宏;周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5/00 | 分类号: | F25B25/00;F25B27/00;F25B4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深度 冷冻 装置 | ||
1.一种节能型深度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式制冷部分和低品位热能辅助部分,所述的压缩式制冷部分包括经依次连接的压缩机(9)、冷凝蒸发器(10)的高温侧通道、第二节流部件(12)、蒸发器(13),低品位热能辅助部分包括发生器(1)、喷射器(2)、冷凝器(4)、气液分离器(6)、工质泵(7)、第一节流部件(8)、冷凝蒸发器(10)的高温侧通道;发生器(1)具有进、出口和设于发生器内的用于向发生器(1)提供低品位热能的加热器(14),喷射器(2)具有工作流体进口、引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气液分离器(6)具有进液口、主出液口、分支出液口和出气口;所述发生器(1)的蒸汽出口与喷射器(2)的工作流体进口相连,喷射器(2)的流体出口与冷凝器(4)相连,冷凝器(4)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6)的进液口相连,气液分离器(6)的主出液口经工质泵(7)与发生器(1)的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6)的分支出液口所连的管道上至少依次串接第一节流部件(8)、冷凝蒸发器(10)的低温侧通道后再接入喷射器(2)的引射流体进口,气液分离器(6)的出气口与压缩机(9)的吸气口相连;所述蒸发器(13)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凝蒸发器(10)出口所连的管道汇合后接入连接喷射器(2)的引射流体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深度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14)是由太阳能、地热能、工业余热或废热提供热量的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型深度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6)中还设有第四回热器(15),第四回热器(15)串接在所述气液分离器(6)的分支出液口所连的管道上,并设置于冷凝蒸发器的低温侧通道的出口与喷射器(2)的引射流体进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深度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品位热能辅助部分中设有具有高、低温侧通道的第一回热器(3),第一回热器(3)的低温侧通道串接于工质泵(7)的出口与发生器(1)进口之间的管道上,第一回热器(3)的高温侧通道串接于喷射器(2)的流体出口与冷凝器(4)进口之间的管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深度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式制冷部分中设有分别具有高、低温侧通道的第二回热器(5)、第三回热器(11),第二回热器(5)的低温侧通道串接于第三回热器(11)的低温侧通道出口与喷射器(2)的引射流体进口之间的管道上,第二回热器(5)的高温侧通道串接于压缩机(9)的排气口与冷凝蒸发器(10)的高温侧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上,第三回热器(11)的高温侧通道串接于冷凝蒸发器(10)的高温侧通道的出口与第二节流部件(12)进口之间的管道上,第三回热器(11)的低温侧通道串接于蒸发器(13)的出口与第二回热器(5)的低温侧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60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