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液分离设备前置絮凝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6170.3 | 申请日: | 201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猛;李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杰能环保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设备 前置 絮凝 混合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粪便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废水及絮凝剂进入卧螺离心机之前实现充分混合的一种前置絮凝混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为了调整和补充原有粪便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的不足和缺欠,设计了一种将粪便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集中消纳、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为一体的成套装置。
絮凝脱水是粪便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资源化的核心处理工艺,但现有絮凝脱水设备是在絮凝过程中添加絮凝剂,需添加大量的絮凝剂并经较长时间的运行,才能够充分混合,从而产生较理想的絮凝效果。经过不断的研究与试验,设计出一种固液分离设备前置絮凝混合器,实现粪便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与絮凝剂快速充分的混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粪便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离心式脱水工艺的前置混合器,解决该工艺过程中絮凝装置普遍存在的运行负荷低、絮凝剂投入量大、运行时间长、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粪便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自顶部的工质进口管进入固液分离设备前置絮凝混合器,于此同时,絮凝剂自絮凝剂进口管进入,粪便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与絮凝剂经过初步混合,在重力下流体自上而下流动,在导流管导流作用下由切线方向进入紊流球体,流体在紊流球体内回旋后流进下一个导流管,流体质点在运动中不断的互相掺混。当流体到达最下部的导流管和紊流球体时,粪便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与絮凝剂已经实现充分的混合。充分混合的流体由混合液出口管流出进入卧螺离心机。混合装置自身无动力消耗;混紊流球体和导流管的总容积由后序卧螺离心机的处理量决定,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15~25秒。混合器采用全封闭的方式,材料根据水质情况采用304不锈钢。主体外形为长方箱体,混合器入口和出口的直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絮凝剂入口直径小于粪便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入口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应用于粪便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絮凝脱水工段,可有效提高离心式脱水机的处理效果及处理量,降低絮凝脱水工艺的运行成本。具有管式外观简单大方、没有死角、便于清洗、混合充分均匀、安装方便、占地小、操作方便、运行稳定、无动力消耗及运行成本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一种固液分离设备前置絮凝混合器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其中,1是工质进口管,2是阀门,3是絮凝剂进口管,4是筒体,5是紊流球体,6是导流管,7是混合液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3絮凝剂进口管自1工质进口管的侧面插入,1工质进口管沿切向方向插入4筒体内部的5紊流球体,4筒体的5紊流球体和6导流管也是按照切线插入的方式进行连接,7混合液出口管由4筒体的底部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杰能环保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杰能环保科技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61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