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天窗密封条端盖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7550.9 | 申请日: | 201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6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庭波;吴鸣;陈嵘;王丰;王军强;江文武;李珠华;李鑫;顾海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阿文美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12 | 分类号: | B60J10/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天窗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条端盖,特别涉及一种用在汽车天窗上的密封条端盖。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商用SUV、轿车的车顶上都安装有汽车天窗,汽车天窗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进入,为车主带来健康、舒适的享受,同时汽车车窗也可以开阔视野,使车内的人感觉更加的舒适。汽车天窗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玻璃板与车身配合严谨,防止漏水、噪音、振动等,需要大量的使用管状密封条。现有传统的密封条端盖一般只是简单的安装在密封条的末端,端盖在天窗机械及电气部件老化、变形、磨损等情况下,很容易脱落,进而引起密封条的脱落,导致其密封失效,而且采用这种结构的端盖在连接的时候也会出现偏差,使得连接后精度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脱落、且能保证连接精度的汽车天窗密封条端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天窗密封条端盖,包括端盖主体,所述端盖主体上设有一内夹持部和一外夹持部,所述内夹持部与所述外夹持部相对,所述内夹持部与所述外夹持部之间形成卡槽。
优选的,所述端盖主体上还设有一可连接在车身上的卡接部。
优选的,所述外夹持部的外表面呈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外夹持部的长度长于所述内夹持部的长度。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汽车天窗密封条端盖在端盖主体上设置内夹持部和外夹持部,这样当该密封条端盖在使用时就可将管状密封条卡在内夹持部与外夹持部之间的卡槽内,从而使端盖与密封条连为一体,这样可有效防止端盖的脱落,由于管状密封条卡在卡槽内时可将管状密封条压扁,这样就可避免端盖与密封条的连接出现误差,保证密封条与端盖的连接精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该汽车天窗密封条端盖包括端盖主体1,端盖主体1上设有一内夹持部3和一外夹持部4,内夹持部3与外夹持部4相对,内夹持部3与外夹持部4之间形成卡槽5。外夹持部4的长度长于内夹持部3的长度,外夹持部4的外表面呈圆弧状。端盖主体1上还设有一卡接部2。
该汽车天窗密封条端盖在端盖主体1上设置内夹持部3和外夹持部4,这样当该密封条端盖在使用时就可将管状密封条卡在内夹持部3与外夹持部4之间的卡槽5内,从而使端盖与密封条连为一体,同时可通过卡接部2将该端盖主体1固定在车身上,这样可有效防止端盖的脱落。由于管状密封条卡在卡槽5内时可将管状密封条压扁,这样就可避免端盖与密封条的连接出现误差,保证密封条与端盖的连接精度。外夹持部4的长度长于内夹持部3的长度可使密封条被端盖完全遮盖,外夹持部4的外表面呈圆弧状可使得天窗外观看起来更加的美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天窗密封条端盖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阿文美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阿文美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75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